[发明专利]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焊接部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3518.9 | 申请日: | 201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永井宏美;平冈恒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3/20 | 分类号: | F16D3/20;G01N29/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速 万向 联轴器 外侧 构件 制造 方法 焊接 超声波 探伤 检查 | ||
本发明提供等速万向联轴器(10、102)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制造方法,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杯状部(12、122)和轴部(13)由独立构件构成,杯状部(12、122)在内周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单元(19、41)卡合的滚道槽(30、302),轴部(13)形成于该杯状部(12、122)的底部,并且外侧联轴器构件通过对形成杯状部(12、122)的杯状构件(12a、12a2)和形成轴部(13)的轴构件(13a)进行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向杯状构件(12a、12a2)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部(50、51)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的焊接工序(S6);利用除去加工使包括在焊接工序(S6)中形成的焊接部(49)在内的外表面成为平滑面(55)的除去加工工序(S6j);以及利用一个探头(160)按照周向斜角探伤方式将超声波以不会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RC)向平滑面(55)入射,将探头(160)的超声波的焦点设定在焊接部(49)的从表面到内部的多个位置来进行检查的超声波探伤检查工序(S6k)。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焊接部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构成机动车、各种工业机械的动力传递系统的等速万向联轴器将驱动侧与从动侧的两轴连结为能够传递转矩,并且,即使所述两轴具有工作角也能够等速地传递旋转转矩。等速万向联轴器大致分为仅允许角度位移的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和允许角度位移以及轴向位移这两方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例如,在机动车的从发动机向驱动车轮传递动力的驱动轴中,在差速器侧(内盘侧)使用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在驱动车轮侧(外盘侧)使用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
无论滑动式或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具备外侧联轴器构件作为主要的构成构件,所述外侧联轴器构件具有:在内周面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单元卡合的滚道槽的杯状部;以及从该杯状部的底部沿轴向延伸的轴部。就该外侧联轴器构件而言,经常通过对实心的棒状材料(棒材)实施锻造加工、减薄拉伸加工等塑性加工、切削加工、热处理、磨削加工等,从而将杯状部与轴部一体成形。
但是,作为外侧联轴器构件,存在使用具有长尺寸的轴部(长杆)的构件的情况。为了使左右的驱动轴的长度相等,将一侧的驱动轴的内盘侧外侧联轴器构件设为长杆,该长杆被滚动轴承旋转支承。长杆部的长度根据车型而有所不同,但大致为300mm~400mm左右。在该外侧联轴器构件中,由于轴部为长尺寸,因此难以将杯状部与轴部高精度地一体成形。因此,提出了由独立构件构成杯状部和轴部并实施电子束焊接的方案(专利文献1)。
由于在焊接部产生气孔或结晶裂缝等缺陷,因此通常进行基于超声波探伤法的品质确认。在超声波探伤法中,虽能对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查,但存在无法检测表面正下方约1~3mm的受到表面反射回声影响的范围这样的问题。通常,将该无法检测的区域称作不灵敏区。在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向圆柱或圆筒形状的产品沿着圆周方向倾斜地入射的方法。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41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8-1447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3329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酯树脂
- 下一篇:制造包含微原纤化纤维素和两性聚合物的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