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被动空气流的飞机机舱空气温度感测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58459.4 | 申请日: | 2016-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桑德罗·阿丰索·席尔瓦·法贡德斯;卢恰诺·马丁内斯·斯特凡尼尼;王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巴迪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3/00 | 分类号: | B64D13/00;B64D13/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车文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管道 空气流 喷射器 温度感测装置 温度传感器 最小横截面 限流器 空气分配管道 低压区域 飞机机舱 飞机客舱 流体连通 抽吸 飞机 合并 | ||
一种用于飞机的空气温度感测装置和系统包括喷射器,所述喷射器具有用于接收来自飞机空气分配管道的第一空气流(120)的第一空气管道(118),所述第一空气管道(118)限定第一横截面积(134);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飞机客舱的第二空气流(124)的第二空气管道(122),所述第二空气流(124)与所述第二空气管道(122)下游的所述第一空气流(120)合并;以及限定最小横截面积(144)的连接到所述第一空气管道(118)的限流器(130)。所述装置和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空气流(124)流体连通的温度传感器(140)。所述限流器的所述最小横截面积(144)小于所述第一空气管道的所述第一横截面积(134),以在所述喷射器内形成低压区域,从而导致所述第二空气流(124)被抽吸到所述温度传感器(140)上方。
本专利申请依赖于2015年10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239,002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感测飞机机舱内的空气温度的装置和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飞机内的空气管道组件的构造,该构造利用通过管道的被动空气流来促进精确的机舱空气温度测量。还提供了一种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飞机制造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为了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舒适,希望将飞机机舱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飞机机舱内的空气温度通常通过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所述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放置在飞机上的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的管道内的移动空气流内。
为了保持足以提供可靠温度测量的空气流量,习惯上将温度感测装置安装到与机舱环境交接的专用空气管道中。温度感测装置包含温度传感器和风扇,以产生通过温度感测装置的空气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装置、风扇、布线以及与温度感测装置相关的任何控制系统都会给飞机增加重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应该显而易见的是,飞行器设计者具有减轻飞机的总重量的动力。
此外,装置、风扇、布线和与温度感测装置相关的控制系统也会增大飞机上系统的复杂性。在某些情况下,复杂性的增大可能会导致的故障的可能性增大,从而会对机舱温度控制性能和飞机整体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额外的系统组件也会导致维护计划的复杂性增大,以及投入评估故障分析方案的时间增多。
显而易见,通过简化飞机中的风道组件,飞机设计者和制造者可以实现相当大的节省。
另外,飞机上的组件通常会受全球各种航空监管机构规定的严格认证标准的约束。相应地,飞机设计者具有消除一些部件以减少与之相关的监管负担的动力。
简而言之,为什么消除飞机上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被认为是有益的,有很多原因。然而,对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温度感测装置,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案。
简单地说,现有技术并未为上面列举的一个或多个困难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内的空气温度感测装置,其包括喷射器,喷射器具有用于接收来自飞机空气分配管道的第一空气流的第一空气管道,第一空气管道限定第一横截面积,用于接收来自飞机客舱的第二空气流的第二空气管道,第二空气流与第二空气管道下游的第一空气流合并,以及限定最小横截面积的与连接到第一空气管道的限流器。该装置还包括与第二空气流流体连通的温度传感器。限流器的最小横截面积小于第一空气管道的第一横截面积,以便在喷射器内形成低压区域,使得第二空气流被吸入到温度传感器上方并通过第二空气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巴迪公司,未经庞巴迪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8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