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泡喷出头、局部消融装置及局部消融方法、注射装置及注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61014.1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山西阳子;神林卓也;高桥和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BEX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喷出部 喷出头 基板 轮廓部 通电部 延伸部 喷出 感光性树脂 导电材料 电极形成 消融装置 注射装置 绝缘性 延伸 消融 注射 覆盖 | ||
提供一种能够使气泡向基板的上方喷出的气泡喷出头。一种气泡喷出头,其至少包括基板、通电部及气泡喷出部,所述通电部形成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气泡喷出部包括:电极,其由导电材料形成;轮廓部,其由绝缘性的感光性树脂形成;延伸部,其从轮廓部延伸,所述轮廓部覆盖所述电极的周围,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的前端相比进一步延伸,而且,所述气泡喷出部包括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的前端之间形成的空隙,所述气泡喷出部的电极形成于所述通电部上,能够利用该气泡喷出头向基板的上方喷出气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泡喷出头、局部消融装置及局部消融方法、注射装置及注射方法。尤其是涉及如下气泡喷出头、包括该气泡喷出头的局部消融装置及局部消融方法、注射装置及注射方法,在该气泡喷出头中,以电极与在基板上形成的通电部连接的方式相对于基板平面朝向上方形成气泡喷出部,从而在放置了气泡喷出头时使气泡喷出口朝向上方,能够将气泡向上方喷出。
背景技术
伴随近年来生物科技的发展,对在细胞的膜、壁开孔并从细胞去除核或向细胞内导入DNA等核酸物质等对细胞等的局部加工的要求提高。作为局部加工技术(以下,有时记载为“局部消融法”),广泛知晓采用应用了电动手术刀等的探头的接触加工技术、应用了激光等的非接触消融技术等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电动手术刀的接触加工技术,最近提出了通过限制为几微米级别的烧结面来限制热侵袭区域,从而提高分辨率的技术(参照非专利文献1)。
另外,激光加工中的飞秒激光的发展显著,最近提出了进行细胞加工的技术(参照非专利文献2)、在液相中抑制气泡产生的激光加工技术。
然而,在以往的使用电动手术刀等的探头的接触加工技术中,具有因连续高频产生的焦耳热烧断对象物的性质,因此存在切断面的粗糙度和热量对周围组织的热侵袭的影响较大这样的问题。另外,在由飞秒激光等激光进行的非接触加工技术中,也由于局部地施加高密度能量而存在切断面周围组织的热侵袭的影响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向细胞等导入核酸物质等的局部的物理性注射技术(以下,有时记载为“注射法”),广泛知晓电穿孔法、使用了超声波的声孔效应技术及粒子枪法等。
然而,在以往的电穿孔法技术中,在通过电场强度来提高细胞膜的透过性方面存在极限,难以对具有较硬的细胞膜、细胞壁而非具有柔软的脂质双层膜的对象物进行注射,因电极的配置等的限制而难以对局部的目标部位进行注射。另外,在利用了超声波的声孔效应技术中难以实现超声波的会聚,难以产生局部的气泡的气蚀来提高分辨率。另外,在通过粒子枪法进行注射的注射方法中,也存在附着于粒子表面的物质在打入粒子时从表面脱离而造成导入效率较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在电穿孔法、声孔效应法及粒子枪法中,也存在注射的物质的消耗量多、难以注射贵重的物质这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局部消融方法、注射方法的问题,本发明人等发现如下内容并进行了专利申请(参照专利文献1),即制作了如下气泡喷出构件,该气泡喷出构件包括:芯材,其由导电材料形成;轮廓部,其由绝缘材料形成,覆盖所述芯材且包括从所述芯材的前端延伸出来的部分;以及空隙,其形成于所述轮廓部的延伸出来的部分与所述芯材的前端之间,使该气泡喷出构件浸渍于溶液中,在溶液中施加高频电压而产生气泡,向加工对象物连续地放出该气泡,由此能够对加工对象物进行切削(局部消融)。
另外,发现如下内容并进行了专利申请(参照专利文献1),即在所述气泡喷出构件的轮廓部的外侧以与轮廓部之间具有空间的方式设置外侧轮廓部,通过向所述空间导入溶解和/或分散有注射物质的溶液,能够产生在界面吸附有溶解和/或分散有注射物质的溶液的气泡,通过向加工对象物连续地放出该气泡,由此能够对加工对象物进行切削,并且能够将覆盖气泡的溶液所含有的注射物质向加工对象物注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2634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BEX,未经株式会社BEX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1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持生物活性的一次性生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用于核酸扩增的管密封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