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及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63626.4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2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须崎喜继;一浦裕贵;西尾彰浩;山本泰行;水野芳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前田工织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B60R16/02;D04H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康艳青;姚开丽 |
地址: | 日本国福井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用 套管 线材 内包 凹部 长纤维无纺布 表面形成 耐磨损性 最短距离 作业效率 敲击声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具有优异的作业效率,而且能够充分抑制敲击声的发生,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的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及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1),其特征在于,由在表面形成有多个凹部(3)的长纤维无纺布制成,剖面呈C字形,相对的端部(5)彼此间的最短距离为1mm以上,且凹部(3)形成于外侧的表面(1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及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的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来保护金属丝或电缆等的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及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或其他领域,为了避免金属丝或电缆等电气配线(以下简称“线材”)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发生损伤,会用圆筒状的线材内包套管对其进行覆盖。
已知上述线材内包套管通常由金属、树脂、橡胶制成,上述线材内包套管的缺点在于,容易产生较大的敲击声。而且,所谓“敲击声”,是指内包线材的线材内包套管彼此间的摩擦或是内包线材的线材内包套管与车辆结构物间的摩擦所产生的声音。
此外,上述线材内包套管的缺点还在于,由于缺乏灵活性,想将线材设置于弯曲部时无法使用。
对此,开发了具有优异的灵活性的纤维制的线材内包套管。
例如,已知有一种管状套管,其特征在于,通过窄带状无纺布基材与聚酯纤维、尼龙、聚丙烯、丙烯酸树脂中的任一单丝线相互编、织或组合而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已知有一种自动卷绕套管,其特征在于,具备无纺的长聚酯纤维壁,该无纺的长聚酯纤维壁具有沿着套管的长度方向轴延伸的相对边,该自动卷绕套管卷绕于长度方向轴的周围来限定管状的空洞,可在从外部施加的力的作用下以互相离开的方式伸长,以贯穿壁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实施针刺毡(needle felt)处理,该部分具有纠缠的聚酯纤维,以增加壁的密度的方式被压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2475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第52617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套管中,将线材插入套管内时,需要从套管的一端的开口插入,难言具有优异的作业效率。
而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套管中,必须打开沿着套管的长度方向轴延伸的相对边,将线材插入套管内,因此说不上具有优异的作业效率。
此外,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套管由于纤维间的空隙较多,不能抑制敲击声的产生,耐磨损性不够充分。
而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套管由于由交织程度较低的针刺毡制成,因此无法抑制敲击声的产生,耐磨损性不够充分。
而且,由于车辆等中,线材多与特定的机器联动动作,因此容易产生敲击声,套管也容易磨损。
本发明即鉴于上述情形而做,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具有优异的作业效率,而且能够充分抑制敲击声的产生,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的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及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通过在其表面设置凹部,并由剖面呈C字形的长纤维的无纺布制成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的,以及将端部彼此间的距离保持在既定的范围内,即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一种车辆用线材内包套管,其特征在于,由在表面形成有多个凹部的长纤维无纺布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前田工织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前田工织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3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电耦合构件和由此类构件互连的电子装置的套件
- 下一篇:线缆引导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