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壳体、电子设备壳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电子设备壳体的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7994.6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1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浪川勝史;廣田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恩氏株式会社;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7/04 | 分类号: | H01H37/04;H01H11/00;H01H3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壳体 制造 方法 以及 具备 断路器 | ||
本发明提供能在不损害盒的刚性和强度的情况下实现小型化的断路器。断路器1具备固定接点21、将可动接点41向固定接点21按压以使其接触的可动片4、热反应元件5、固定接点21、容纳有可动片4以及热反应元件5的盒7、和安装于盒7的盖片8,所述热反应元件5是通过随着温度变化进行变形来使可动片4动作,从而把可动接点41从固定接点21分开的热反应元件5。盒7具有装载盖片8的端面72、从端面72凹陷而形成容纳可动片4以及热反应元件5的空间的容纳凹部73、和从端面72突出并嵌合有盖片8的第一突出部7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壳体、电子设备壳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电子设备壳体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由电子设备壳体构成的装置的一个例子,例如断路器被用作为二次电池或电动机等的保护装置(安全电路),所述电子设备壳体具备容纳有电子设备部件的盒。当发生充放电中的二次电池的温度过度上升、或者配备在汽车或家电产品等设备中的电动机等中通过过流这样的异常情况时,断路器为了保护二次电池或电动机而切断电流。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要求作为这样的保护装置而使用的断路器要遵循温度变化来正确地运行(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且通电时电阻值稳定。
断路器中具备根据温度变化而运行来导通或切断电流的热反应元件。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使用双金属片作为热反应元件的断路器。双金属片是这样的元件,即其由热膨胀率不同的两种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片层叠而成,借助热膨胀率之差,层叠的板状片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形状来控制接点的导通状态。在该文献示出的断路器中,固定片、可动片、热反应元件、PTC热敏电阻等部件被收纳在盒中,固定片以及可动片的端子分别与电器设备的电路相连而得以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527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断路器中,以磷青铜为主要成分的盖片嵌入成型在构成一部分盒的盖部件中,从而可提高盒的刚性和强度。盖部件由树脂形成,且配置在盖片的表背两面。在这样的结构中,包含盖片的盖部件的整体厚度变大,难以实现断路器的小型化(低型化)。尤其,俯视视角下与热反应元件重合的断路器的中央区域的厚度大,从而限制了在电器设备中的安装自由度。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在不损害盒的刚性和强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小型化的电子设备壳体、电子设备壳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电子设备壳体的断路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壳体,其中,具备容纳电子设备部件的盒、和安装于所述盒处的盖片,所述盒具有装载所述盖片的端面、从所述端面凹陷来形成容纳所述电子设备部件的空间的容纳凹部、和从所述端面突出并嵌合所述盖片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盒以含有载荷挠曲温度为120℃以上320℃以下、且熔点与载荷挠曲温度之差为15℃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方式而得以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盖片具有从所述盒露出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外表面突出而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盒具有与所述端面或该端面的延长面相交的外侧面,所述第一突出部配置于比所述外侧面更靠该盒的内部。
所述盒可以具有从所述第一突出部向该盒的内部突出并与所述外表面接合的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前端部可以比所述第二突出部更远离所述端面地突出。
所述第一突出部可以绕所述盖片的整周无缝地连续地形成。
所述第二突出部可以绕所述盖片的整周无缝地连续地形成。
所述盒可以进一步具有从所述第一突出部向该盒外部突出的第三突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恩氏株式会社;宝理塑料株式会社,未经柏恩氏株式会社;宝理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7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