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或加工齿轮的方法和为此设计的切齿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1211.1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K·克莱恩巴赫;J·布洛格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里森-普法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02 | 分类号: | B23F23/02;B23Q39/02;B23F17/00;B23F23/12;B23F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工件 加工 刀具 机器轴线 加工刀具 旋转轴线 切齿机 主轴驱动马达 主轴轴线 齿轮 第一位置 定位运动 方向分量 进给运动 轴向 平行 滚动 驱动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工件(W1、W2)上产生或加工齿轮的方法,其中借助刀具侧主轴驱动马达(22)在切齿机(100;200)上的第一位置处实现加工刀具(WF;WS)与第一工件之间的滚动第一加工接触,加工刀具(WF;WS)被驱动围绕其旋转轴线(B),第一工件可围绕第一工件侧主轴(11)的旋转轴线(C1)旋转,并且其中在不同于第一工件的第二工件处实现第二加工接触,该第二工件可围绕不同于第一工件侧主轴的第二工件侧主轴(12)的旋转轴线旋转,其中,加工刀具可以相对于第一工件侧主轴沿着刀具侧机器轴线(Z)执行在第一加工接触中充当轴向横进给运动的运动,刀具侧机器轴线沿第一工件侧主轴轴线的方向具有方向分量并且特别平行于该主轴轴线延伸,其中,在第一加工接触之后,进行沿着该刀具侧机器轴线发生并且允许第二加工接触的刀具侧定位运动,其中,第二加工接触是在加工类型方面与第一加工接触相同、使用与在第一加工中相同的刀具侧主轴驱动马达实现,并且在不同于第一点的第二点处在切齿机中进行的加工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工件上产生或加工齿轮的方法,其中借助刀具侧主轴驱动马达在切齿机上的第一位置处实现加工刀具与第一工件之间的滚动第一加工接触,加工刀具被驱动围绕其旋转轴线,第一工件可围绕第一工件侧主轴的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其中在不同于第一工件的第二工件处实现第二加工接触,该第二工件可围绕不同于第一工件侧主轴的第二工件侧主轴的旋转轴线旋转,其中加工刀具可以相对于第一工件侧主轴沿着刀具侧机器轴线(Z)执行在第一加工接触中充当轴向横进给运动的运动,该刀具侧机器轴线(Z)具有沿第一工件侧主轴轴线方向的方向分量。
背景技术
此类方法在切齿领域是公知的并且可以各种形式提供。
例如,第一加工接触可设置用于滚磨,其中加工刀具设置为磨削蜗杆;第一工件侧主轴可支承在作为第二工件侧主轴的旋转保持件上,并且在使旋转保持件旋转180°之后可在第一加工接触的位置处通过磨削蜗杆执行第二加工接触。例如在DE 699 01 004 T2中公开了该方法以及机器构造的此类变型。
在EP 2 029 306 B1中公开了也基于圆台原理(the principle of the roundtable)的用于滚刀切削而不是用于滚磨的另一机器。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水平旋转轴线的转筒使第二工件主轴旋转进入加工位置,其中当第一工件处于转移位置时,通过滚刀在第二工件上执行第二加工接触。
机器构造也是已知的,其中在并置的滚刀和去毛刺工位(站)上,夹在第一工件侧主轴上的工件经受滚刀切削,而在第二工件侧主轴上,该工件经受加工接触作为二次加工,即倒角/去毛刺。在EP 1 495 824 B1中,相反地,滚刀和倒角刀具定位在同一轴上。
在对设置在两个不同的轴向位置处、具有相应齿轮的轴状工件的加工中,也已知的是:借助滚刀仅加工这些齿轮中的一个,而另一齿轮通过插齿产生,例如因为由于工件上存在一个肩部,工作空间不足够大到执行滚刀切削。
在EP 2 456 588 B1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避免了传输到机器中的加工头的高应力水平,因为在第一加工接触中发生切削操作,其中在加工头没有执行任何径向进给运动时使第一工件侧主轴运动,而在第二加工接触中,在第二工件侧主轴上发生齿轮磨削。然后,在第二工件侧主轴静止时,发生由加工头进行的径向进给运动。然而,这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不是由在EP 2 732 895 A1中公开的机床所提供,该机床例如适于滚刀切削或滚磨,因为一个或多个工件主轴相对于机床床身径向固定。
发明内容
从上面可以看出,存在多种构造可能性,从而以高效的方式产生或加工齿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效的齿轮制造或加工,并且在构造简单的齿轮加工刀具中实现这一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里森-普法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格里森-普法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1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