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1216.4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9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全;董平;张焕青;程艳菊;周浩;蒋波;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1/4745;A61K31/337;A61K31/436;A61K31/5517;A61K47/24;A61K47/26;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6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质体 制备 方法 | ||
一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将待包封的物质和磷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然后与水相混合得到脂质体料液;(2)将步骤(1)所得脂质体料液经聚碳酸脂膜挤出;(3)冷冻干燥。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08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号为201510897554.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及由此方法制备的脂质体。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水溶性差或水不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乳剂、胶束和脂质体等制剂技术被用于此类药物的制剂开发中。但乳剂和胶束制剂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在储存过程中易出现聚集、融合、絮凝、氧化、降解、水解等现象,从而影响乳剂的质量和药物的疗效。再如,胶束制剂通常会利用表面活性剂来形成胶束以增溶药物。然而,表面活性剂在临床使用时会产生毒副作用,引发超敏反应,影响用药安全。虽然脂质体能够改变药物的体内分布、降低药物的毒性、减轻变态反应和免疫反应,并延缓药物的释放,但是,通过已有方法得到的脂质体制剂通常为液体状态,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存在稳定性低的问题,而且包封率低、药物较易渗漏、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细菌滋生和沉降凝聚、并难以控制粒径且粒径分布宽。即使冷冻干燥后再复溶成液体脂质体时,难以被复溶且复溶后的脂质体的粒径很大且粒径分布很宽。
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1110355747.5)公开了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又称美西替康),
美西替康在水及水性介质中不溶或几乎不溶,属于水难溶性药物。该专利提及可以将该药物配制成乳液、微乳液或胶束制剂。然而,我们发现将该药物配制成乳液、微乳液或胶束制剂后,稳定性很差且胶束制剂的毒性太大。因此,亟需开发新的适用于水溶性差或水不溶性药物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概述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将待包封的物质和磷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然后与水相混合得脂质体料液;
(2)将步骤(1)所得的脂质体料液经聚碳酸脂膜挤出;
(3)冷冻干燥。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脂质体的另一制备方法,其包括:
(1)将待包封的物质和磷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然后与水相混合得脂质体料液;
(2)将步骤(1)所得的脂质体料液经聚碳酸脂膜挤出;
(3)加入注射用水并除菌过滤,分装和冷冻干燥;
其中在步骤(1)的水相中或者在实施步骤(3)中的除菌过滤之前加入冻干保护剂。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通过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加水或水性溶剂后复溶,复溶后的脂质体粒径为50-400nm。
发明详述
在以下的说明中,包括某些具体的细节以对各个公开的实施方案提供全面的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不采用一个或多个这些具体的细节,而采用其它方法、部件、材料等的情况下可实现实施方案。
除非本申请中另外要求,在整个说明书和其后的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comprise)”及其英文变体例如“包括(comprises)”和“包括(comprising)”应解释为开放式的、含括式的意义,即“包括但不限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1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