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树脂组成物、环氧树脂组成物成型体、硬化物及半导体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71257.3 申请日: 2016-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8368239A 公开(公告)日: 2018-08-03
发明(设计)人: 中西政隆;窪木健一;松浦一贵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8G59/50 分类号: C08G59/50;C08G61/02;C08K3/22;C08K3/36;C08L63/00;C08L65/00;H01L23/29;H01L23/31
代理公司: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环氧树脂组成物 硬化物 半导体装置 无机填料 成型体 环氧树脂 耐热性 电气可靠性 苯胺树脂 酚醛清漆 吸水特性 难燃性 双官能 氧化铝 硅胶 联苯
【说明书】:

提供一种硬化物的耐热性、吸水特性、电气可靠性及难燃性优异的环氧树脂组成物、其成型体、所述的硬化物、以及该硬化物构成的半导体装置。环氧树脂组成物含有双官能以上的环氧树脂(A)、具有伸联苯酚醛清漆结构的苯胺树脂(B)及含有选自硅胶及氧化铝中的至少一者的无机填料(C),该无机填料的含量为上述A~C的3种成分的总量的50~95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要求耐热性及难燃性、低吸水性的电气电子材料用途的环氧树脂组成物、环氧树脂组成物成型体、硬化物及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组成物因作业性及其硬化物的优异的电气特性、耐热性、接着性、耐湿性(耐水性)等而在电气·电子零件、结构用材料、接着剂、涂料等领域中广泛地使用。

近年来,在电气·电子领域中,随着电子机器的高功能化、小型化、高速化,LSI半导体逐渐发展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小型化。伴随于此,对于树脂组成物,亦谋求高纯度化,以及耐湿性、密接性、介电特性、用以使填料(无机或有机填充剂)高填充的低粘度化、用以缩短成型周期的反应性的提高等各特性进一步的提升(非专利文献1)。又,作为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用材料、娱乐运动器具用途等中,谋求一种轻量且机械物性优异的材料。尤其在半导体密封材料领域、基板(基板本身或其周边材料)中,随着该半导体的变迁,进行薄层化、堆迭化、系统化、三维化,变得复杂,要求水准非常高的耐热性或高流动性等特性。进而,随着塑胶封装体在车载用途中的扩大,耐热性的要求变得更严格,必须为高Tg且低线膨胀率的树脂,且当然必须应对回流焊,同时谋求吸水率的降低或维持(非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6779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2008年STRJ报告半导体蓝图专门委员会2008年年度报告”,第8章,p1-1,[线上],2009年3月,JEITA(公司)电子资讯技术产业协会半导体技术蓝图专门委员会,[2012年5月30日检索],<http://strj-jeita.elisasp.net/strj/nenjihoukoku-2008.cfm>

非专利文献2:高仓信的等人,松下电工技报车相关装置技术车载用高温动作IC,74号,日本,2001年5月31日,35-40页。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作为高功能化中特别要求的特性之一,可列举耐热性。例如,因以智慧型手机为代表的通信机器发达,发展薄型化,作为降低翘曲的方法,为了提升尺寸稳定性,要求耐热性。进而,于此种材料中,通信速度的高速化近年来格外进步,要求更高频下的介电特性,不仅重视耐热性,亦非常重视电气可靠性。然而,若提高耐热性则介电特性变差,故而作为耐热性的交换使电气可靠性降低。因此,强烈期望维持进一步的较高的耐热性及电气特性。

为了提升耐热性,考虑使用交联密度高的胺系硬化剂的方法,但一般在固体的密封材料中,不使用胺系硬化剂,一般而言是通过酚树脂进行硬化。有作为数十年以上之前的密封材料使用此种胺系化合物的情況,但存在耐化学品特性以及吸湿性·吸水特性、介电特性变差,进而,硬化时残留于环氧树脂的有机结合氯(一般表现为水解性氯等)因胺的亲核性而被夺取,使电气可靠性变差的问题,在目前要求高功能、高可靠性的一代,处于成为其他难以替代的用于液状密封的程度,在该用途中,亦为了提升可靠性,要求一种液状的酚树脂的环境(专利文献1)。

进而,近年来,在半导体密封材料中,因对环境的考虑而强烈要求无卤系难燃剂的难燃性。实际情况为:在为一般的胺系硬化剂的情形时,由于其交联密度高,故而环氧丙基进行开环时形成的脂肪链多形成于网络上,又,相对于碳-碳的键,碳-氮的键就极化的问题而言较弱,故而有热分解特性变差,且其发生影响而难燃性变差的倾向,难以满足目前的要求特性,从而未使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鉴于如上所述的实际情况,进行努力研究,结果完成本发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1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