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包括局部加强区域的内机动车结构部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1889.X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伊万·维奥;艾夫斯·德鲁阿戴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源;王艳江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包括 局部 加强 区域 机动车 结构 部件 方法 | ||
一种用于生产包括局部加强区域的内机动车结构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内上部前支柱坯料(20)、内中央支柱坯料(24)和内纵梁坯料;热冲压内上部前支柱坯料(20);热冲压内中央支柱坯料(24);热冲压内纵梁坯料。在热冲压步骤之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内上部前支柱加强坯料(22)附接至内上部前支柱坯料(20)的一部分,所述内上部前支柱加强坯料(22)与内上部前支柱坯料(20)一起进行热冲压;将内中央支柱加强坯料(26)附接至内中央支柱坯料(24)的一部分,所述内中央支柱加强坯料(26)与内中央支柱坯料(24)一起进行热冲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下述类型的内机动车结构部件的方法:该类型的内机动车结构部件包括内上部前支柱、内中央支柱以及在内上部前支柱与内中央支柱的上端部之间延伸的内纵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内上部前支柱坯料、内中央支柱坯料和内纵梁坯料,
-热冲压内上部前支柱坯料以形成内上部前支柱,
-热冲压内中央支柱坯料以形成内中央支柱,
-热冲压内纵梁坯料以形成内纵梁,
-将内上部前支柱和内中央支柱组装至内纵梁以获得内机动车结构部件。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生产具有这种内机动车结构部件的机动车结构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形成机动车辆的上部门框(door ring)部分的这种内机动车结构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机械特性,以便能够保护机动车辆的乘客免受乘客舱内的任何种类的侵入。
上部门框部分更具体地设置成在翻车事故的情况下防止车辆的车顶对乘客舱的侵入或者防止车顶垮塌。
为此,已知的是,用加强元件对中央支柱和上部前支柱进行加强,以便防止这些支柱在翻车事故的情况下发生弯曲而导致车顶垮塌。加强元件例如以补片的形式附接至中央支柱的部分和上部前支柱的部分,该补片具有与中央支柱的必须附接有加强元件的部分和上部前支柱的必须附接有加强元件的部分互补的形状。
因此加强元件必须在例如冷冲压步骤期间成形,并且接着附接至支柱的必须被加强的互补区域。然而,加强元件的较小尺寸使得难以在冲压过程中以及在附接步骤中进行操纵。因此,加强结构部件的生产不是最优化的。
另一解决方案是直接提供加强的坯料并且接着将该坯料成形为支柱,该加强的坯料在要被加强的区域具有局部较厚的区域。
然而,该解决方案也不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必须根据加强区域的位置和所述型号的要求、例如依照加强区域的尺寸来为每个机动车辆型号提供不同的坯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并可以容易地适用于若干车辆型号的加强结构部件的方法来克服这些问题。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前面提及的类型的方法,其中,在热冲压步骤之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内上部前支柱加强坯料附接至内上部前支柱坯料的局部部分,所述内上部前支柱加强坯料与内上部前支柱坯料一起进行热冲压,使得内上部前支柱包括下述局部加强区域,该局部加强区域相对于在该局部加强区域之外的内上部前支柱具有增大的厚度,
-将内中央支柱加强坯料附接至内中央支柱坯料的局部部分,所述内中央支柱加强坯料与内中央支柱坯料一起进行热冲压,使得内中央支柱包括下述局部加强区域,该局部加强区域相对于在该局部加强区域之外的内中央支柱具有增大的厚度。
在热冲压步骤之前将加强坯料附接至支柱部件避免了在热冲压步骤中必须操纵较小的部件,这是因为加强坯料与支柱坯料一起进行热冲压从而易于操作。此外,在不必改变支柱坯料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通过改变加强坯料的特性来容易地改变加强特性。因此,相同的支柱坯料可以用于具有不同加强需求的各种机动车辆型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赛乐米塔尔公司,未经安赛乐米塔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1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