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供转弯光功能的大灯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8971.5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3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K-W.古特雅尔;A.蒂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 | 分类号: | F21S4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李强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供 转弯 功能 大灯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提供转弯光功能的用于车辆(1)的大灯系统(2),所述大灯系统包括:
第一光模块(3),所述第一光模块具有第一光源(5)和光学单元(6,7),并且所述第一光模块构造成,生成非对称的近光,其中,所述非对称的近光在中轴线(V)的驾驶员侧(A)上具有上方的第一明暗分界(25),所述上方的第一明暗分界水平地取向,
第二光模块(4),所述第二光模块包括多个矩阵式地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3),
控制单元(16),所述控制单元与至少所述第二光模块(4)耦联,并且所述控制单元构造成,单独地操控所述第二光模块(4)的各个发光二极管单元(13)的光发射,以及
弯道探测单元(19),所述弯道探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16)耦联,并且利用所述弯道探测单元可探测沿所述车辆(1)的行驶方向的弯道的半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模块(4)的矩阵式地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3)最高具有两个水平行(12-1,12-2),并且
借助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单元(13)的光发射可生成如下放射特性,所述放射特性带有下方的第二明暗分界(30),所述第二明暗分界处于所述近光的第一明暗分界(25)下方;上方的第三明暗分界(29),所述第三明暗分界处于所述近光的第一明暗分界(25)上方;和在所述第二光模块(4)的光发射(28)的面向所述驾驶员侧的侧上的侧向上的第四明暗分界(31),并且
为了提供转弯光功能,所述控制单元(16)、所述弯道探测单元(19)和所述第二光模块(4)如此构造,以至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单元(13)的光发射(28)的光射束中的、生成所述侧向上的第四明暗分界(31)的最外部的光射束(S1)与沿水平方向的所述车辆纵向轴线(L)包夹的转弯光角度(δ)是可改变的,并且该转弯光角度(δ)取决于由所述弯道探测单元所探测的弯道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灯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模块(4)的矩阵式地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3)具有刚好一个水平行(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灯系统(2),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所述第二光模块(4)的矩阵式地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3,14)的刚好一个水平行(12-1)可提供所述转弯光功能,并且借助于所述矩阵式地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4)的另一水平行(12-2)可提供远光功能。
4.一种用于提供转弯光功能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
第一光模块(3)生成非对称的近光,所述非对称的近光在中轴线(V)的驾驶员侧(A)上具有上方的第一明暗分界(25),所述上方的第一明暗分界水平地取向,
探测沿车辆(1)的行驶方向的弯道的半径,
如此操控包括多个矩阵式地以带有最高两个水平行(12-1,12-2)的方式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3)的第二光模块(4),以至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单元(13)的光发射生成如下放射特性,所述放射特性带有下方的第二明暗分界(30),所述第二明暗分界处于所述近光的第一明暗分界(25)下方;上方的第三明暗分界(29),所述第三明暗分界处于所述近光的第一明暗分界(25)上方;和在所述第二光模块(4)的光发射(28)的面向所述驾驶员侧的侧上的侧向上的第四明暗分界(31),以及
为了提供所述转弯光功能,改变所述发光二极管单元(13)的光发射(28)的光射束中的、生成所述侧向上的第四明暗分界(31)的最外部的光射束(S1)与沿水平方向的所述车辆纵向轴线(L)包夹的转弯光角度(δ),其中,所述转弯光角度(δ)取决于所探测的弯道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此操控所述第二光模块(4)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3),以至于沿水平方向形成带有不同的光强度的部段(28-0至28-11),并且所述部段(28-0至28-11)的水平角度从面向所述驾驶员侧的侧朝向相对而置的侧向外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此操控所述第二光模块(4)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3),以至于沿水平方向形成带有不同的光强度的部段(28-0至28-11),并且所述部段(28-0至28-11)的水平角度从内部朝向外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89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