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主行走型吸尘器及其辅助刷、以及具备自主行走型吸尘器的吸尘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0393.9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1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古贺理基;重藤元畅;松本千寿代;福嶋雅一;齐藤弘幸;森清隆;恩田雅一;小寺定基;吉川达夫;渡部健二;小川原秀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9/28 | 分类号: | A47L9/28;A47L9/00;A47L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刷 刷毛束 吸尘器 行走型 短条 集束 刷毛 吸尘器系统 垃圾收集 短刷毛 吸入口 有效地 底面 垃圾 | ||
自主行走型吸尘器(10)具备本体(20)和辅助刷(100)。辅助刷(100)被安装于本体(20),使得能够将垃圾收集到在本体(20)的底面(20A)设置的吸入口(20B),该辅助刷(100)包括短条刷毛束(141)和长条刷毛束(142)。短条刷毛束(141)是短刷毛的集束。长条刷毛束(142)是比短条刷毛束(141)的刷毛长的刷毛的集束。由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收集垃圾的自主行走型吸尘器(10)及其辅助刷(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自主行走对清扫对象区域的地面进行清扫的自主行走型吸尘器及其辅助刷、以及具备自主行走型吸尘器的吸尘器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的自主行走型吸尘器具备:在底面具有垃圾的吸入口的本体、在吸入口处配置的主刷以及在本体的底面设置的辅助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自主行走型吸尘器通过辅助刷的旋转将本体周边存在的垃圾收集到本体的下方,并从吸入口抽吸到本体内。此外,辅助刷的刷毛束优选具有在自主行走型吸尘器对清扫对象区域的角落进行扫除的情况下到达角落的顶点的长度。
然而,具有上述长度的刷毛束例如在自主行走型吸尘器沿着房间的墙壁行走时与墙壁接触而大幅弯曲。弯曲后的刷毛束在恢复为原来的状态时往往将垃圾弹飞到远处。
另一方面,当为了使刷毛束的弯曲量变小来决定刷毛束的长度时,刷毛束不会到达角落,无法清扫角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82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自主行走型吸尘器的辅助刷被安装于构成自主行走型吸尘器的本体,使得将垃圾收集到在本体的底面设置的吸入口。辅助刷包括短条刷毛束和长条刷毛束,其中,该短条刷毛束是短刷毛的集束,该长条刷毛束是比短条刷毛束长的刷毛的集束。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具备能够有效地收集本体周边的垃圾的辅助刷的自主行走型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自主行走型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自主行走型吸尘器的仰视图。
图3是具备图1的自主行走型吸尘器的吸尘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4是与图1的自主行走型吸尘器的具体例有关的仰视图。
图5是图3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与图1的集尘盒单元的具体例有关的立体图。
图7是关闭了盖的状态的图6的集尘盒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打开了盖的状态的图7的集尘盒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图7的9-9线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卡扣被抬起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1是打开了图10的盖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2是构成图3的挡板的面板的立体图。
图13是将两片面板连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14-14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面板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将图13的挡板折叠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6的17-17线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与地面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第一例的曲线图。
图19是表示与地面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有关的第二例的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03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从空气和流体中分离颗粒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地板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