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式装载机前部单元和轮式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3926.9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0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奥尔松;诺贝特·罗森佩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2 | 分类号: | B62D53/02;E02F3/627;E02F3/633;E02F9/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伟;陆弋 |
地址: | 瑞典埃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装载 前部 单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式装载机前部单元(102),其包括用于轮式装载机的框架(3),‑框架(3)包括上部接头元件(1041)和下部接头元件(1042),用于将框架(3)连接到轮式装载机的后部单元(103),并且用于在框架(3)和后部单元(103)之间传递负载,‑框架(3)包括提升臂安装点(7),用于框架和用于提升轮式装载机的器具(14)的提升臂(6)的枢转连接,‑其特征在于,上部接头元件(1041)和下部接头元件(1042)布置成使得在轮式装载机的使用期间,上部接头元件(1041)和下部接头元件(1042)中的第一个比上部接头元件(1041)和下部接头元件(1042)中的第二个传递更大的竖直负载,并且‑提升臂安装点(7)定位成离上部接头元件(1041)和下部接头元件(1042)中的第一个比离上部接头元件(1041)和下部接头元件(1042)中的第二个更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式装载机前部单元和轮式装载机。本发明适用于工业施工机械或施工设备领域内的作业机械,特别是轮式装载机。
背景技术
诸如轮式装载机的作业机械通常设置有铲斗、容器、夹持器或其它类型的用于挖掘、运送和/或运输负载的器具。例如,轮式装载机具有用于升高和降低该器具的提升臂单元。通常,液压缸或一对液压缸布置用于升高提升臂,另外的液压缸布置用于相对于提升臂倾斜器具。
此外,作业机械通常是铰接式框架转向的,并且具有一对液压缸,用于通过使作业机械的前部单元和后部单元相对于彼此枢转来转动或转向作业机械。液压系统通常还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泵,该液压泵布置成向液压缸提供液压动力,即液压流量和/或液压压力。
铰接式框架转向轮式装载机在操作期间通常会承受高负载。为了承受这样的负载,轮式装载机的结构中的材料的量可能被过量提供,这将导致相对较重的轮式装载机。较大的轮式装载机质量继而将导致燃料消耗增加以及生产成本增加。
因此,希望减轻轮式装载机的重量,同时保持其在使用寿命期间承受高负载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减轻的轮式装载机。
该目的通过如下所述的轮式装载机前部单元来实现。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轮式装载机前部单元,其包括用于轮式装载机的框架,
-该框架包括上部接头元件和下部接头元件,用于将框架连接到轮式装载机的后部单元,并用于在框架和后部单元之间传递负载,
-该框架包括提升臂安装点,用于框架和用于提升轮式装载机的器具的提升臂的枢转连接,
-其特征在于,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布置成使得:在轮式装载机使用期间,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一个传递比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二个更大的竖直负载,并且
-提升臂安装点定位成离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一个比离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二个更近。
应当理解,当轮式装载机被支撑在水平表面上时,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可以将框架连接到后部单元,从而允许前部和后部单元围绕基本上竖直的轴线相对于彼此枢转。
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优选地布置成使得:在使用期间,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比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二个传递更大的竖直负载。由于提升臂安装点定位成离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一个比离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二个更近,所以提升臂安装点可以位于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一个附近。因此,在框架中,在负载臂安装点和接头元件之间将提供较短的负载路径,从而传递较大竖直负载。这将提供减少框架中材料量的可能性,从而减轻框架的重量。此外,材料的减少将降低生产框架的成本。
优选地,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布置成使得:在轮式装载机的使用期间,上部和下部接头元件中的第一个在框架和后部单元之间基本上传递整个竖直负载。负载臂安装点和第一接头元件之间的短负载路径以及基本上整个竖直负载都通过第一接头元件传递的组合,为减少框架中的材料提供了特别有益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未经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3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