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普拉克索经皮贴片系统与用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4423.3 | 申请日: | 2016-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0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苑琳;吴岱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崴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K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拉 克索经皮贴片 系统 用法 | ||
一种用于治疗包含帕金森氏症的神经性疾病的普拉克索经皮贴片,其可每日投予。本发明的普拉克索经皮贴片较佳包括含药层,其包括普拉克索或其医药上可接受的盐,其占该含药层重量约2%至约15%,以及至少二个丙烯酸聚合物,其中各个聚合物可另包括羧基与/或羟基官能基团。本发明的普拉克索经皮贴片可另包括具两种或多种渗透增强剂,具有结合的普拉克索溶解度为大于50mg/m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普拉克索经皮贴片(pramipexole transdermal patch)。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用于每日投予的普拉克索经皮贴片及其制造方法与方法。
背景技术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是慢性且进行性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其症状例如静息性震颤,僵硬,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定。主要是由于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nigra compacta)中持续丧失多巴胺神经元,最终减少多巴胺进入纹状体(striatum)与其他脑部区域而造成这些症状(Ferrer I,Martinez A,Blanco R,Dalfo′E,Carmona M(2011)Neuropathology of sporadic Parkinson disease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parkinsonism:preclinical Parkinson disease.J Neural Transm 118:821–839)。治疗PD症状的药物典型为锭剂或胶囊的口服投予型式,其含有活性医药成分左旋多巴(levodopa)或普拉克索以及例如罗匹尼罗(ropinirole)、阿曼他丁(amantadine)、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COMT)抑制剂、雷沙吉兰(rasagiline)、罗替高婷(rotigotine)与比哌立登(biperidine)的其他成分。
左旋多巴(levodopa)(L-二羟基苯丙胺酸或L-多巴)为多巴胺前驱物,其与多巴-脱羧酶(dopa-decarboxylase,DDC)抑制剂卡比度巴(carbidopa)一起投予,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左旋多巴大体上被脱羧。然而,左旋多巴的长期使用可能使病患发生运动控制的变化,其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最终导致病患失能。
普拉克索为已知的多巴胺促效剂(dopamine agonist,DA)的药物种类之一,可与左旋多巴同时投予以协助减缓运动控制的变化。多巴胺促效剂(DA)为合成剂,直接模拟多巴胺受体并且用于治疗PD疾病早期或疾病后期的运动症状的单一治疗,以减轻与左旋多巴治疗相关的运动并发症。
虽然PD药物典型为锭剂与胶囊型式,经皮贴片(transdermal patch)提供另一种投予型式。具体而言,相较于锭剂与胶囊,经皮贴片提供降低投予频率、延长治疗效期、避免肠胃吸收以及肝脏首过代谢(hepatic first-pass metabolism)、血浆药物浓度变化最小化、相较于口服投予路径为非侵入性投予、通过自皮肤移除贴片即可简单终止药物投予、以及改善病患顺从性(patient compliance)(Prausnitz M,Langer R.,Transdermal drugdelivery,Nat Biotechnology.2008November;26(11):1261–1268;Gaikwad A.,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Formulation aspects and evaluation,Comprehensiv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Feb.2013,Vol.1(1),pp.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崴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崴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4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