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燃油车辆转换为电动车的可重复使用的转换套件和转换和再利用转换套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6184.5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迪伊-安·塔;诺埃尔·盖古勒;弗朗索瓦-尼古拉斯·兰奇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兰特德汽车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04;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加拿大蒙特***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套件 传动器 底盘 电动车 车架安装 单元替代 电池系统 剪切螺栓 连接装置 燃油车辆 电动机 传统的 可重复 框架式 再利用 转换 套件 变形 发动机 支撑 | ||
适用于框架式车辆的套件,提供将安装在底盘上的框架,其具有头部的连接装置和支撑电动机、传动器和至少一个电池系统的所述框架的中间部分。由车架安装单元替代传统的发动机和传动器可以快速实现。框架可以使用剪切螺栓在中间部分连接,以在前碰撞期间防止底盘的破坏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将燃油车辆转换为电动车辆的可重复使用的套件。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转换具有H框架底盘燃油车辆为电动车的可重复使用的套件。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车辆电动化的兴趣是由于电动车辆比传统内燃机车辆更少的空气污染,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上升。尽管几个制造商已经开始开发新的混合动力车辆和电池动力车辆,但是在我们的道路上的大多数车辆仍然是内燃机车辆。对于通常比简单客车更大的车辆的卡车车辆来说更是如此,其需要更大的动力。大型卡车车辆,通常由公司,市政当局/城市和各种其他政府机构所拥有,在道路上运行大量的时间,快速达到高里程。已知,车辆上的里程累积是内燃机持续的磨损的指示器。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内大程度使用的车辆,表现出一种与车辆车身相比具有短寿命的动力总成,具体的是内燃机。这导致过早地发生,只使用很少的年份后即需要新的卡车来代替卡车,这导致了更大的成本。一些已经尝试用电动动力总成代替那些车辆的动力总成,因为已知电动机寿命长,且无空气污染。实际上,已知电动机能超过卡车的车身寿命。为此,许多开发了将燃油车辆(例如卡车)转换成电动车辆的解决方案。
Worden等的美国专利5562178公开了一种后驱动电动车,并提供了一种车辆布局,其中电动机位于车辆后桥的后部。车辆具有与驱动轴连接的电动机,驱动轴通过向后的差速器驱动车辆的后轴。这种布置将车辆的整个下侧从前桥离开后桥,以容纳电池或其它大体积的装置。
授予Collins的美国专利9050897公开了一种用于更换卡车的内燃发动机为电动机、电池和发电动机的套件。尽可能多地保持现有车辆中的部件,使得与现有车辆相关的套件可以尽可能简单化。然而,由于不同的车辆具有在内燃发动机被移除后可用的空间的体积和几何形状,并且具有多个不同的驱动轴方向,对于需要使用的每个车辆,必须对该套件进行不同的配置,以简化所述套件的安装。
尽管已经尝试通过电动动力总成来简化原始动力总成的替换,上述参考文献没有公开将内燃机车辆转换为电动车辆的方法,以使该电动车辆仍遵循各种安全规则,如由制造商最初生产的内燃机车辆的情况一样。因此,需要一种将内燃发动机车辆转换为电动车辆的套件和方法,所述电动车辆遵循相同的安全规则,同时仍保持简单。此外,上述参考文献没有公开可重复使用的转换套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用于更换车辆的发动机的可重复使用的套件,例如,使用H框架底盘的皮卡型车辆。
各种实施例提供了各种优点,包括电动机系统的较快安装,易于与原始车辆的系统集成,所述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空调,动力转向,动力制动,防抱死制动/滑动控制,加热和其它附件,并且在前碰撞期间防止底盘的破坏变形。
转换套件的创新特征为,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卡车型车辆,框架和将车辆转换为电动车辆的方法。
根据以下对所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如附图中所示。如将认识到的,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主题能够在不背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方面的修改。相应地,附图和描述本质上被认为是示例性的,而不作为限制,本发明的全部范围在权利要求中阐述。
附图的简要描述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与附图相结合,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以虚线表示的H框架底盘的卡车车辆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底盘的车辆动力总成的顶部透视图,以及根据现有技术安装在其上的运行的动力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兰特德汽车服务公司,未经格兰特德汽车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6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