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组件及驱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92005.9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7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I.格鲁贝尔;F.屈尼希;M.尼德科弗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GKN动力传动布伦耐克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7/118 | 分类号: | F16D27/118;F16H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邹松青;陈浩然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组件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传动系的离合器组件,其包括:轴(3);齿轮(15),其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轴(3)上并且抵靠轴(3)被轴向地支撑;可控离合器(4),其被设计成在轴(3)与齿轮(15)之间传递扭矩或中断扭矩传递,所述离合器(4)具有与所述齿轮(15)成一体的离合器部分(7)以及与轴(3)共同地旋转的可轴向移动的离合器部分(6),所述离合器部分能够被带成彼此互锁接合;用于致动所述离合器(4)的电磁致动器(5),所述电磁致动器(5)具有环形电磁体(22)以及活塞(24),所述环形电磁体相对于轴(3)同轴地布置并且抵靠固定部件(12)被轴向地支撑,所述活塞可被电磁体(22)轴向移动并且操作地连接到离合器部分(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轴和离合器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离合器用于可选地将由驱动源产生的扭矩传递到待被驱动的部件,或者用于中断在驱动源与待被驱动的部件之间的动力路径中的扭矩传递。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这种离合器组件的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用于电驱动的车辆轴的驱动组件通常使用断开系统以在较高车辆速度下将电动马达与车轮断开连接。这允许电动马达在牵引方面的有利构造并且减少在较高的车辆速度下的摩擦损失。
由DE 4135534 B4已知用于在两个驱动轴之间选择性地传递扭矩的电磁离合器。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元件、以及第二离合器元件、以及电磁体,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以旋转固定且可轴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到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以旋转固定且可轴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到第二驱动轴。通过产生磁通量,第二离合器元件轴向移动并且被制成为以扭矩传递方式与第一离合器元件接合。
从对应于US 6945895 B2的DE 10216290 B4,已知一种差速齿轮装置,其具有可旋转驱动的壳体、离合器、电磁操作单元和差速齿轮组。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部分以及第二离合器部分,所述第一离合器部分以旋转固定且可轴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到壳体,所述第二离合器部分连接到差速齿轮组以传递扭矩。通过操作电磁体,第一离合器部分朝向第二离合器部分轴向地偏置,使得扭矩从壳体传递到差速齿轮组。在停用状态下,离合器再次打开。
从DE 102013111891 A1中已知一种差速器组件,其具有离合器和用于操作离合器的电磁致动器。
从DE 102013108416 B4中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装置,其具有电动马达、具有中间轴的减速传动装置和差速齿轮装置。具有中间齿轮的活动键装置被布置在中间轴上,该活动键装置可由致动器操作以将被引入到中间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到中间轴,或者将中间齿轮与中间轴断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可电磁操作的离合器-轴组件,其具有如下特征:设计紧凑并且能够被容易地集成到传动系的传动装置中。此外,目的是提出具有这种离合器组件的对应的传动系,该传动系可能是紧凑的。
一种方案是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的离合器组件,其包括:轴,其被支撑在壳体中以便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齿轮,其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轴上并且抵靠轴而被轴向地支撑;可控离合器,其被构造为用于可选地在轴与齿轮之间传递扭矩或用于中断扭矩传递,其中,离合器包括被构造为以便与齿轮成一体的齿轮离合器部分、和以旋转固定且可轴向移动的方式连接到轴的轴离合器部分,其中,齿轮离合器部分和轴离合器部分可被制成为以形状锁合的方式彼此接合以传递扭矩;用于操作离合器的电磁致动器,其中,所述电磁致动器包括环形电磁体以及活塞,该环形电磁体相对于所述轴同轴地布置并且抵靠固定部件轴向地支撑,该活塞可通过电磁体轴向地移动并且连接到轴离合器部分以用于传递轴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KN动力传动布伦耐克股份公司,未经GKN动力传动布伦耐克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92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