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隧道表观病害采集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1878.0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增;朱爱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G01N21/8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隧道 表观 病害 采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隧道表观病害采集车,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隧道衬砌和路面的表观影像数据;激光扫描模块,用于对隧道轮廓进行全断面扫描,获取隧道轮廓数据;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对隧道内环境数据进行采集;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激光扫描模块和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各模块采集的数据,该控制模块包括通过交换机连接的主控电脑和工控机;供电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激光扫描模块、环境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用于整个系统的供电;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激光扫描模块、环境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供电模块均安装于一厢式货车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检测范围广、功能全面、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隧道表观病害采集车。
背景技术
我国公路隧道的建设和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隧道安全的监测也刻不容缓。常见的隧道病害包括:变形侵限、裂缝、渗漏水、错台、掉块、坍塌、基底翻浆冒泥、下沉、底鼓、衬砌背后空洞等,这些病害给隧道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对这些病害的检测是隧道研究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对隧道病害的采集主要依靠人工记录和隧道病害检测车两类。人工检测由工人进行现场观测后画出隧道内的病害图,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危险程度高。目前开发的隧道病害检测车,一般只针对隧道裂缝,渗漏水,空洞等两三种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目标范围也只局限于衬砌,检测指标较为单一,检测目标不够广泛;且检测车的内部构造不够灵活,无法根据需要安装对应的设备,难以满足隧道监测全方位的无死角的高检测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检测范围广、功能全面、使用方便的公路隧道表观病害采集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公路隧道表观病害采集车,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隧道衬砌和路面的表观影像数据;
激光扫描模块,用于对隧道轮廓进行全断面扫描,获取隧道轮廓数据;
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对隧道内环境数据进行采集;
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激光扫描模块和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各模块采集的数据,该控制模块包括通过交换机连接的主控电脑和工控机;
供电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激光扫描模块、环境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用于整个系统的供电;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激光扫描模块、环境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供电模块均安装于一厢式货车上。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与工控机连接的工业相机阵列以及分别与交换机连接的洞门摄像机组和路面摄像机组。
所述工业相机阵列还连接有补光灯。
所述激光扫描模块包括分别与交换机连接的激光扫描仪和激光测距仪。
所述主控电脑内设置有水冷散热器。
所述厢式货车从车头到车尾依次分为前舱控制部、中舱设备安装部和尾舱设备安装部,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前舱控制部内,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激光扫描模块、环境检测模块和供电模块分布设置于中舱设备安装部和尾舱设备安装部内。
所述中舱设备安装部包括滑动舱门、设备支架和舱门驱动器,所述舱门驱动器与滑动舱门连接,所述设备支架设置于由滑动舱门和厢式货车地板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厢式货车地板上设有供滑动舱门滑动的导轨和用于放置连接电线的线槽。
所述尾舱设备安装部由上至下分为设备安装舱和供电舱,所述设备安装舱包括移动滑门和可拆卸面板,所述设备安装舱内设置有机械臂平台,所述移动滑门连接有滑门驱动器,所述可拆卸面板上设置有作为图像采集模块视窗的玻璃窗口,所述供电舱包括上翻式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1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