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AR装置及AR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2816.1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狄建锴;李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设备 控制 方法 ar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AR装置及AR系统。
背景技术
在随着工业4.0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在智能化和便捷性方面越来越朝着安全、舒适、智能的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高端汽车和电动汽车都原装了智能车机、智能倒车后视镜、智能左右后视镜、椅背电视等智能车载终端,这些都大大方便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行车体验,这些智能车载终端的主要功能有4G通讯、蓝牙、导航、媒体播放、录像、行车记录等。
然而,上述的智能车载终端与用户间的交互较为单一,不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例如,驾驶员在进行倒车时,为了掌握智能车机中显示的车辆后方的影像,需要驾驶员的眼睛持续盯着智能车机方向,这样当前方出现紧急状况时,由于驾驶员眼睛一直盯着智能车机方向而无法得知车辆前方状况,从而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AR装置及AR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智能车载终端与用户间的交互较为单一,所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眼睛图像;
根据所述眼睛图像识别眼仁在眼眶中的位置;
当识别到所述眼仁在眼眶中的位置为有效眼位时,从车载设备中获取与所述眼仁在眼眶中的位置对应的显示信息,并显示所述显示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AR装置,所述AR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眼球姿态检测灰度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车载设备,其中:
所述眼球姿态检测灰度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眼睛图像;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眼睛图像识别眼仁在眼眶中的位置;还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眼仁在眼眶中的位置为有效眼位时,从所述车载设备中获取与所述眼仁在眼眶中的位置对应的显示信息,并显示显示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AR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AR装置和至车载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AR装置及AR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于智能车载终端与用户间的交互较为单一,会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方案通过识别到眼仁在眼眶中的位置为有效眼位时,从车载设备中获取与该眼仁在眼眶中的位置对应的显示信息,并显示该显示信息,这样就无需人眼一直盯着车载设备,当前方出现紧急事件或车辆时,驾驶员仍然可以及时发现,从而避免交通事故,保障安全驾驶。例如,当需要倒车时,驾驶员的眼睛仅需扫描一下智能车机,AR装置识别到驾驶员的眼仁在眼眶中的位置为有效眼位时,从智能车机中获取车辆后面的影像,并将该影像显示出来,此时驾驶员无需一直盯着智能车机,在AR装置上观看车辆后方信息进行倒车的同时,还可以注意到车辆前方的信息,从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种眼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图2提供的眼位对应预设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眼正视前方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眼朝向智能车机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眼朝向后视镜方向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眼朝向左视镜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眼朝向右视镜方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R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R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2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电视墙
- 下一篇:一种风机齿轮箱过滤换油装置及具有其的换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