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装饰件及其制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4614.0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豪;林俊育;张庆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巧新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云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装饰件 制程 固化成型 复合材料 结合件 装饰件 车体 轮圈 模具 硬化 纹路 复合材料内层 表面装饰 突缘部位 紧固件 内层布 外层布 穿孔 穿伸 装设 | ||
1.一种汽车装饰件制程,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成型步骤,先将复合材料布裁切成所需形状的至少一外层布及一内层布,其中所述内层布必须具有至少一个穿孔,所述穿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结合件突缘部的外径;
第一成型步骤,将所述外层布放置于成型模具内,经加压加热固化成型,而得一硬化外层;及
第二成型步骤,将所述硬化外层、内层布、至少一结合件置放于另一成型模具内,其中所述下模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以提供使管体和突缘部的结合件精准结合于所述硬化外层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结合件须分别穿伸于所述内层布的穿孔,而所述结合件的突缘部放置于所述硬化外层、内层布之间,经加压加热固化成型及固化脱模后,再修饰加工其外型而得所述装饰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装饰件制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布为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克维拉纤维布、碳纤维-玻璃纤维混编布、碳纤维-克维拉纤维混编布、玻璃纤维-克维拉纤维混编布或碳纤维-玻璃纤维-克维拉纤维混编布,使所述装饰件具有碳纤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装饰件制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布设有至少二个穿孔,并设有至少二个结合件;且所述内层布为编织布、UD纤维和短纤维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装饰件制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外层经含浸或注入胶方式所制成。
5.一种汽车装饰件,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程制造而成,包括:
饰片,由复合材料所制成,且包含彼此相互结合的至少一硬化外层及一内层,其中所述内层具有至少一个穿孔,所述硬化外层、内层相互结合并成型有至少一定位空间;及
至少一结合件,包括一管体及一突缘部,所述突缘部成型于所述管体的一端,所述结合件穿伸于所述内层的穿孔,并使所述突缘部结合于所述定位空间内,所述结合件与至少一紧固件相配合,以将所述饰片装设于车体或轮圈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的突缘部为圆形或多角形状,以达到复合材与金属材相异结合的目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的突缘部由至少一凹槽所形成,以达到复合材与金属材相异结合的目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饰片的复合材料为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克维拉纤维布、碳纤维-玻璃纤维混编布、碳纤维-克维拉纤维混编布、玻璃纤维-克维拉纤维混编布或碳纤维-玻璃纤维-克维拉纤维混编布,使所述饰片具有碳纤纹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内层设有至少二个穿孔,并设有至少二个结合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均由金属材质所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紧固件的结合方式为螺纹结合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饰片硬化层包覆着所述内层的四周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巧新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巧新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46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管道加工系统
- 下一篇:用于成型T形的半成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