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RAM锤压侦测电路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0168.4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文;徐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1/4078 | 分类号: | G11C11/407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ram 侦测 电路 方法 | ||
1.一种DRAM锤压侦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串联移位寄存器链,用来移位锁存DRAM芯片内部激活指令的行地址A_i;
输出地址锁存器,连接在串联移位寄存器链末端,用来锁存输出被锤压到的行地址A_o;
匹配逻辑电路,输入端分别与输出地址锁存器和每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连接,用于串联移位寄存器链的输出行地址与输出地址锁存器的行地址进行匹配比较;
侦测逻辑电路,输入端与匹配逻辑电路的输出连接;侦测逻辑电路输出侦测信号,同时输出反馈信号控制移位寄存器和输出地址锁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RAM锤压侦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侦测逻辑电路包括,
侦测逻辑电路输入端以及时钟信号与第一D触发器时钟输入相连;第一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反相器相连作为第一D触发器的输入,第一D触发器的输出端同时与多输入或非门的输入端相连;
多输入或非门的输出端作为二输入与门的一个输入端,二输入与门的输出端与第二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相连,第二D触发器的输出作为侦测逻辑电路的输出端,经过第二反相器的输出freeze与串联移位寄存器链的复位端相连;侦测逻辑电路的复位信号Reset_i与第二D触发器的复位端相连;
二输入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三D触发器的输出相连,第三D触发器的输入时钟与侦测逻辑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三D触发器的输出与第一D触发器的置位端相连,同时也作为侦测逻辑电路输出的反馈信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RAM锤压侦测电路,其特征在于,侦测逻辑电路输出的反馈信号端连接到一个多路选择器的控制端,作为控制移位寄存器和输出地址锁存器的反馈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RAM锤压侦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匹配逻辑电路包括多个异或门,异或门的输出端连接多输入同或门,多输入同或门的输出端输出比较结果;
异或门的输出分别连接串联移位寄存器链的输出行地址和输出地址锁存器的行地址上对应的地址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RAM锤压侦测电路,其特征在于,串联移位寄存器链、输出地址锁存器和侦测逻辑电路共用DRAM内部时钟信号。
6.一种DRAM锤压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n+1个连续的激活指令中,通过输出地址锁存器锁存其中的第一激活指令访问的行地址,通过串联移位寄存器链依次锁存最近n次激活指令访问的行地址;
步骤2,通过匹配逻辑电路对串联移位锁存器链依次锁存的最近n次激活指令访问的行地址与输出地址锁存器锁存的行地址进行匹配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输出地址锁存器锁存的行地址作为可能存在锤压错误的行地址;
步骤3,侦测逻辑电路根据输出的比较结果,进行如下的统计判断;
3.1在n+1个连续的激活指令中,如果可能存在锤压错误的行地址被多次访问,且访问次数小于n,则进行4.2的判断;否则重复步骤1;
3.2如果可能存在锤压错误的行地址在接下来的2n次激活指令中有超过2n/n次以上的访问记录;并且可能存在锤压错误的行地址在相邻的两次激活指令之间,其他地址访问次数不超过n-1次,则发出侦测信号Detect_o,给出一个高电平;否则给出一个低电平;
侦测逻辑电路发出侦测信号Detect_o,同时发出一个反馈信号hold,并通过Reset_i重置侦测逻辑电路;
步骤4,输出地址锁存器接收到侦测信号Detect_o给出的高电平后,输出地址锁存器锁定当前行地址并输出;同时反馈信号控制串联移位寄存器复位,控制输出地址锁存器输出后复位,重复步骤1;
输出地址锁存器接收到侦测信号Detect_o给出的低电平后,输出地址锁存器输入端开放给移位寄存器,用以存储第n+1个激活的行地址;同时反馈信号控制串联移位寄存器和输出地址锁存器继续进行下一轮侦测,重复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1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