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1608.8 | 申请日: | 2017-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孙翠敏;尤晖;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翠敏 |
主分类号: | G07F17/04 | 分类号: | G07F17/04;G16H50/30;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助式 肿瘤 标志 智能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流控芯片,利用MEMS微针阵列进行无痛感的指尖血采集,指尖血与微流控芯片上的固态抗体试剂进行反应,显示出可见光条带;
芯片读取器,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和手机,使手机可以对反应后的微流控芯片上的条带进行清晰的拍照;
手机APP,实现延迟特定时间后,自动对反应后的微流控芯片上的可见光条带进行拍照,获取可见光条带的灰度值,再换算成各肿瘤标志物的数值,与检测者的相关信息一起传输到网上智能检测平台,并从网上智能检测平台获取癌症风险评估报告和就诊建议;检测者的相关信息是指检测者的年龄、吸烟、家族史;
网上智能检测平台,根据手机APP上传的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和检测者的相关信息,对检测者进行癌症风险评估,并给出医院就诊建议,反馈给手机APP;采集医院上传的确疗结果,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机器学习,不断改进癌症评估算法,提高准确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以及位于其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为透明材质,所述盖板上设采血微针阵列,所述采血微针阵列由多个采血微针组成,每根采血微针的内部有微管;所述盖板和基板二者胶合或热压键合形成溢流腔、进样腔、反应腔、毛细管流道和废液腔,所述进样腔和反应腔在垂直空间上连通,进样腔在上,反应腔在下;所述进样腔内设置吸水纸和滤纸;所述反应腔位于滤纸下方,所述反应腔内置微柱阵列,反应腔的底面和微柱阵列的表面涂有偶联了发色基团的标记抗体;所述毛细管流道通过延时阀与反应腔连通;所述毛细管流道的尾端区域的底部设置印有固相化的抗体试剂的多个检测条带和质量控制条带,每一个检测条带用于检测一种肿瘤标志物;所述毛细管流道外,与检测条带和质量控制条带一一对应的位置处印有标准检测色带和标准质量控制色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读取器包括手机放置板、底板和芯片放置板,所述手机放置板上开设与手机的形状相吻合的第一凹槽,所述手机放置板上开设与手机摄像头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手机放置板与底板的一侧铰接,且手机放置板与底板上设置第一限位调节机构;所述芯片放置板与底板的另一侧铰接,且芯片放置板与底板上设置第二限位调节机构,所述芯片放置板上开设与微流控芯片的形状相吻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反应条带位于手机摄像头的拍照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微针阵列由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加工工艺制作,内置微管,与进样腔连通;所述吸水纸与采血微针内的微管的底部紧密相连;所述滤纸位于吸水纸的下方、反应腔的上方;所述进样腔的顶部和溢流腔之间通过溢流槽连通;所述延时阀为位于反应腔和毛细管流道之间的一段长为5毫米的毛细管,该毛细管的管道底面设置深度极浅的微孔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放置板的正面开设第一凹槽,所述手机放置板与底板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所述第一铰链安装在手机放置板的背面和底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铰链、挡板和第一八行沟槽,所述第二铰链的一侧合页安装在手机放置板的背面,所述第二铰链的另一侧合页上固定安装挡板,挡板的下端插入开设在底板板面上的第一八行沟槽内;所述芯片放置板的正面开设第二凹槽,所述芯片放置板与底板通过第三铰链铰接,所述第三铰链安装在芯片放置板的背面和底板之间;所述第二限位调节机构包括第四铰链和第二三行沟槽,所述第四铰链的一侧合页固定安装在芯片放置板的背面,所述第四铰链的另一侧合页插入开设在底板上的第二三行沟槽内;所述底板上设置与芯片放置板的形状相吻合的第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翠敏,未经孙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6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测量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轴膜厚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