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1608.8 | 申请日: | 2017-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孙翠敏;尤晖;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翠敏 |
主分类号: | G07F17/04 | 分类号: | G07F17/04;G16H50/30;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助式 肿瘤 标志 智能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利用MEMS微针阵列进行无痛感的指尖血采集;芯片读取器,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和手机;手机APP,获取可见光条带的灰度值,再换算成各肿瘤标志物的数值,与检测者的相关信息一起传输到网上智能检测平台,并从网上智能检测平台获取癌症风险评估报告和就诊建议;网上智能检测平台,对检测者进行癌症风险评估,并给出医院就诊建议,反馈给手机APP。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的智能检测方法。本发明可实现自助式检测,仅需一滴指尖血,采用MEMS微针阵列采血无痛感,通过手机APP自动进行检测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并给出进一步就诊建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标志物筛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日益上升,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应对肿瘤威胁的最佳对策是“早发现、早治疗”。“早发现”是“早治疗”的前提,将极大提高治愈率,也可为患者和社会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推广普及肿瘤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是诊治恶性肿瘤的主要有效手段。
肿瘤筛查方法主要是常规医学方法,如医学影像等配合体液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特异性表达或分泌的,包括糖脂、激素、酶、蛋白质等。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辅助诊断肿瘤、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等。
目前,肿瘤筛查一般使用低剂量CT扫描或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均需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中进行,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仪器上操作完成,无法在城镇和农村广泛开展,偏高的价格也难以惠及低收入阶层,制约了肿瘤筛查工作的推广,迫切需要研发价格低、无需专业仪器的自助式肿瘤筛查方法和设备。
在癌症治疗方面,通常采用以手术为主或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为监测疗效,治疗前需要选择对患者敏感的2~3种肿瘤标志物进行首次检测,治疗后根据肿瘤标志物半衰期的不同再次检测,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目前,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在医疗机构内进行,罗氏Cobas 601等大型设备是较为常用的检测仪器,临床上迫切需要检测速度快并且可自助式操作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设备和方法,以方便病人,提高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反馈的速度和频度。
在癌症诊治后,为监测疾病复发、转移需要长期随访,时间长达数年。目前主要采用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估及复发、转移的监测。患者需要住院或经常性到医院进行检查,这对于羸弱的患者很不方便,对患者家庭也是极大的负担,急需发展一种便宜、快速、可由患者在家自行操作的预后监测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快捷、低成本、无需借助专业仪器、实现自助式检测的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助式肿瘤标志物群智能检测装置,包括:
微流控芯片,利用MEMS微针阵列进行无痛感的指尖血采集,指尖血与微流控芯片上的固态抗体试剂进行反应,显示出可见光条带;
芯片读取器,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和手机,使手机可以对反应后的微流控芯片上的条带进行清晰的拍照;
手机APP,实现延迟特定时间后,自动对反应后的微流控芯片上的可见光条带进行拍照,获取可见光条带的灰度值,再换算成各肿瘤标志物的数值,与检测者的相关信息一起传输到网上智能检测平台,并从网上智能检测平台获取癌症风险评估报告和就诊建议;检测者的相关信息是指检测者的年龄、吸烟、家族史;
网上智能检测平台,根据手机APP上传的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和检测者的相关信息,对检测者进行癌症风险评估,并给出医院就诊建议,反馈给手机APP;采集医院上传的确疗结果,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机器学习,不断改进癌症评估算法,提高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翠敏,未经孙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测量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轴膜厚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