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5T4抗体-药物偶联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1890.X | 申请日: | 201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苗振伟;朱同;阿里舍尔B·卡萨诺夫;曹小冬;李朝辉;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昭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30 | 分类号: | C07K16/30;A61K47/6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陈详;刘妍珺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4 抗体 药物 偶联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抗5T4抗体‑药物偶联物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5T4抗体‑药物偶联物,实验结果表明,所述抗体‑药物偶联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抗5T4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制药用途,及其在抑制或预防肿瘤中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抗5T4抗体-药物偶联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人5T4癌胚抗原是由TPBG基因(滋养层糖蛋白基因)编码的分子量约为72kDa的高度糖基化的跨膜糖蛋白。5T4最早发现于胚胎发育,在胎盘滋养层细胞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基本不存在,仅在某些特殊的上皮中存在,如基底层复层鳞状上皮,腺体和导管上皮,以及视网膜次级神经元和嗅球。后来相继发现5T4表达于众多癌症类型中,包括卵巢癌、结直肠癌、胃癌、肾癌、前列腺癌等,并且5T4在肿瘤中的过量表达已经与疾病进展关联,其可能发挥的作用是影响肿瘤细胞之间的连接,影响细胞形态、运动和黏附能力,继而促进远端转移,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显而易见的是,5T4是癌症靶向治疗的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靶点。几种抗5T4抗体已经得到描述,包括鼠源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5T4用作靶向治疗药物的设计靶点已经提出,如将抗5T4抗体的Fab片段与超抗原融合,利用超抗原激活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如将单链抗5T4抗体scFv-Fc与人胰核糖核酸酶融合,利用人胰核糖核酸酶降解RNA,使肿瘤细胞因翻译过程受阻而优先死亡(专利号US2016304617);如CAR-T疗法,将编码靶向5T4的嵌合抗原受体的载体转入患者的T细胞,经过修饰的T细胞能够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上的5T4抗原,进而杀死肿瘤细胞,嵌合抗原受体的胞外配体结合区可以是抗5T4单克隆抗体的scFv(专利号WO2016034666);另外,重组5T4疫苗也被尝试用于治疗癌症。
癌症靶向治疗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成功的策略是利用抗体作为载体,将毒性小分子携带进入癌细胞,然后利用解离下来的小分子来杀死癌细胞。目前已经有两个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被用于癌症靶向治疗—Adcetris和Kadcyla。靶向5T4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已经得到描述(专利号ZA200702793,US2007231333,US2012251558),如huA1-mcMMAF(US2012251558)是通过传统的抗体二硫键还原的方式将微管蛋白抑制剂MMAF连接到人源化的抗5T4单克隆抗体A1上产生的抗体药物偶联物(一个抗体分子连接2-8个数量不等的MMAF,平均DAR为4),一期临床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2015ASCO)。抗体药物偶联物已经显示出了对肿瘤的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5T4抗体药物偶联物及其治疗用途。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抗体-药物偶联物包括抗体和偶联于所述抗体的药物,所述抗体包括一重链可变区和一轻链可变区,
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三个互补决定区:
CDR1:GFTFSSYE
CDR2:ISSSGSTI和
CDR3:AREMQFGWELLGAFDI;
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三个互补决定区:
CDR1’:QSVSSSY
CDR2’:GAS和
CDR3’:QQYGSS。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昭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昭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