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1995.5 | 申请日: | 201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4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左龙龙;许涛;钱涛;高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鲍文娟;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电池 外包 装备 | ||
1.一种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来料输送带(1)、出料输送带(2)以及衔接两者的立式转盘(3),所述的立式转盘(3)包括水平布置的转轴(31)、套设在转轴(31)上的分度盘(32)以及沿分度盘(32)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电池托盒(33),所述的来料输送带(1)与立式转盘(3)的衔接处为进料工位(4),所述的立式转盘(3)与出料输送带(2)的衔接处为出料工位(5),所述的进料工位(4)与出料工位(5)之间沿立式转盘(3)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侧面外包膜推平机构(6)及侧面外包膜热压机构(7),所述的出料工位(5)与进料工位(4)之间沿立式转盘(3)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清洗工位(8)及预留工位(9),所述的进料工位(4)处设有铅垂方向布置的外包膜(200),所述的外包膜(200)由外包膜输送切断机构(10)实现输送及切断,该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还包括将电池(100)及外包膜(200)由进料工位(4)推至电池托盒(33)内的顶推机构(11)以及将电池(100)由出料工位(5)推至出料输送带(2)上的顶出机构(12),所述出料输送带(2)的侧面依次设有底部外包膜推平机构(13)及底部外包膜热压机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包膜输送切断机构(10)包括吸附装置、下拉装置及切断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安装在下拉装置上且随下拉装置实现往复动作,所述的吸附装置由真空发生器及吸盘组成,所述的吸盘沿外包膜长度方向布置多组,所述的切断装置由两片模切切刀组成,模切切刀的切口采用钨钢硬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机构(11)与进料工位(4)之间留有1~5cm的间隙,所述的顶推机构(11)与电池的接触面为柔性材质,顶推机构将来料输送带(1)上的电池(100)及切断后的外包膜(200)同时推入电池托盒(3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机构(12)包括气缸(121),所述气缸活塞杆(122)的端部垂直设有伸缩拨杆(123),所述的伸缩拨杆(123)与电池托盒(33)底部预留的顶出孔(34)相配合,伸缩拨杆(123)在气缸(121)的动作下将电池(100)从电池托盒(33)中顶出至出料输送带(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面外包膜推平机构(6)包括第一顶推装置(61)及与第一顶推装置(61)相连的顶推杆(62),所述顶推杆(62)的前端安装有推平轮(63),所述推平轮(63)的表面采用EPDM材质且推平轮(63)的宽度比电池厚度宽5~10mm,所述的侧面外包膜推平机构(6)对称设置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面外包膜热压机构(7)包括第二顶推装置(71)及与第二顶推装置(71)相连的加热单元(72),所述的加热单元(72)采用电阻丝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盒(33)的入口处设有便于电池(100)及外包膜(200)进入的导向滚轮,导向滚轮的表面采用尼龙材质,切断后的外包膜(200)随电池(100)进入电池托盒(33)后,外包膜(200)的侧面尺寸应大于1/2电池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包膜(200)采用能热压粘结的PE/PP膜或自身带胶的PE/PP膜,所述的外包膜输送切断机构(10)通过张力控制机构(15)、自动换卷机构(16)与外包膜自动放卷机构(17)相连,所述的外包膜放卷机构(17)采用双悬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托盒(33)整体呈方形,电池托盒(33)上设有与电池(100)相配合的L形槽口(35),所述L形槽口(35)的长宽尺寸均小于电池的长宽尺寸,电池托盒(33)的底部设有与L形槽口(35)连通的顶出孔(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池外包膜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料输送带(1)与出料输送带(2)垂直布置,且来料输送带(1)与出料输送带(2)采用带定位挡板的输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9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