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晕车的口香糖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2737.9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聚澜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4/06 | 分类号: | A23G4/06;A23G4/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晕车 口香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晕车的口香糖。
背景技术
晕车是指乘坐车时,人体的平衡感受器受到视觉或本体感觉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的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一系列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症状。晕车不是病,晕起来要人命。目前多数晕车患者选择东莨菪碱、异丙嗪、苯海拉明、胃复安片、茶苯海明片、甲氧氯普胺、阿替洛尔等晕车药抑制神经中枢来缓解晕车症状,长期服用,易产生嗜睡、口干、疲劳等副作用;而且使用禁忌多,适用人群窄;药效时间短。
申请号CN105767437A公开一种预防晕车的口香糖,其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羟基丙基醋酸淀粉20-30%、姜辣素15-30%、芦根汁2-10%、藿香叶汁5-15%、甜味剂15-30%、芒果汁2-10%、柠檬汁2-5%、陈皮粉2-8%、甘油0.2-0.5%、薄荷油0.2-0.5%、留兰香油0.2-0.5%。该发明以草本植物为配方,药食同源,无任何毒副作用,气味芳香,入口清新,老少皆宜;防止晕车、晕船效果显著,药效时间优于现有同类产品。但该产品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报导的预防晕车的口香糖,可预防晕车的口香糖处于匮乏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晕车的口香糖,以期丰富可预防晕车口香糖产品。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防晕车的口香糖,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人参干细胞干粉8-12份,胶基30-40份,甜味剂25-40份,玉米醇溶蛋白3-8份,柠檬酸0.5-3份,香料0.1-0.8份,甘油1-3份,CMC-Na1-3份。
所述甜味剂为甘草酸一钾、D-甘露糖醇、木糖醇或乳糖醇。
所述香料为甜橙油、胡萝卜籽油、胡薄荷油、葡萄柚油萜烯或橘叶油。
所述玉米醇溶蛋白的制备方法为取90-120目玉米蛋白粉,52-58℃下乙醇萃取,调pH至8.5-9.5后添加1/3体积的蒸馏水,继续萃取,离心取上清液,盐析,静置,真空冷冻干燥即得玉米醇溶蛋白。
所述预防晕车口香糖的制备工艺为:50-60℃恒温箱软化胶基5h,加入1/2原料人参干细胞干粉、甜味剂、玉米醇溶蛋白、柠檬酸、甘油、CMC-Na的混合物,充分混匀后加入香料及剩余1/2原料混合物,混匀后冷却挤压,切割,冷却老化,包装即可。
所述预防晕车口香糖制备工艺中冷却老化的条件为18-22℃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28%。
所述预防晕车口香糖形状为片状、果粒状、夹心以及包糖型。
所述预防晕车口香糖的包装袋为涂蜡铝箔装。
人参为五加科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 ey.的干燥根,是孑遗植物,也是珍贵的中药材,人参干细胞培养物中含有皂苷类,糖类,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及其酯,蛋白质,酶类,甾醇及其苷,多肽类,含氮化合物,木质素,黄酮类,维生素类,无机元素等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人参干细胞干粉添加于口香糖中,不仅营养丰富,口感清凉,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晕车患者的头晕症状,药食同源,无副作用,可适用多个年龄段的晕车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一种预防晕车的口香糖,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人参干细胞干粉8份,胶基30份,甘草酸一钾25份,玉米醇溶蛋白3份,柠檬酸0.5份,甜橙油0.1份,甘油1份,CMC-Na1份。
实施例2
一种预防晕车的口香糖,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人参干细胞干粉9份,胶基32份,D-甘露糖醇30份,玉米醇溶蛋白5份,柠檬酸1份,胡萝卜籽油0.3份,甘油1.5份,CMC-Na1.5份。
实施例3
一种预防晕车的口香糖,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人参干细胞干粉10份,胶基35份,木糖醇32份,玉米醇溶蛋白5.5份,柠檬酸1.5份,胡薄荷油0.5份,甘油2份,CMC-Na2份。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聚澜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聚澜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2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