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及其预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3221.6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冀小辉;张海廷;范建伟;吴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剑 |
主分类号: | E04C2/36 | 分类号: | E04C2/36;E04C2/06;B28B23/02;B28B23/00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41123 | 代理人: | 张长波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钢筋混凝土 承重 预制 内墙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包括墙体、蜂窝腔、截面蜂窝腔、填充料、连接筋、出浆孔、灌浆孔和连接桥,其特征在于:墙体内排列设置有多个蜂窝腔,墙体外周边排列设置有截面蜂窝腔,多个蜂窝腔之间、截面蜂窝腔与蜂窝腔之间、多个截面蜂窝腔之间设置有连接桥;截面蜂窝腔内填充有填充料,填充料在截面蜂窝腔内形成含有间隙的不规则填充,截面蜂窝腔处设置有出浆孔和灌浆孔,出浆孔的水平位置高于灌浆孔,出浆孔和灌浆孔的通过截面蜂窝腔连通并通过墙体连通外界;墙体外周边设置有连接筋,连接筋的一端深入墙体,另一端露出墙体,深入到墙体的一端预制于连接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一侧的连接筋深入墙体的部分与墙体相对另一侧的连接筋深入墙体的部分对应连接,墙体相邻侧的连接筋深入墙体的部分形成交叉连接,所述墙体外周边的连接筋为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浆孔和灌浆孔设置在墙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外周边为墙体的左右及上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外周边的截面蜂窝腔内的填充料为颗粒状填充料,墙体的外周边预制有防漏网。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预制步骤:
步骤一、预制底墙面,在平面上放置由一定宽度的长条钢板围成所需规格的方形预制模,沿着方形预制模周边固定短管,用所需标号的水泥混合的水泥砂浆均匀倾倒于方形预制模内,形成预制底墙面;
步骤二、放置钢筋架,将编制好的方格形钢筋架平放在预制底墙面的上方,并调整方格形钢筋架与方形预制模的位置匹配;
步骤三、压制蜂窝腔,用压模器的每个子压模对应方放进格形钢筋架的每个方格内,从上往下用压模器挤压已经铺好的底墙面,使得底墙面变形,部分水泥砂浆沿着子压模的间隙向上移动变形,停止挤压压模器,从压模器上继续往方形预制模内均匀浇筑水泥砂浆,使得新浇筑的水泥砂浆通过每个子压模间隙并充满压模间隙;
步骤四、固定填充物,待水泥砂浆有一定程度定型凝固时,提出压模器,向蜂窝腔内加入填充料,并使得每个蜂窝腔内的填充料达到一定的凸起,且在方形预制模的周边的截面蜂窝腔内插入固定短管,后向整个方形预制模内喷洒低浓度水泥砂浆;
步骤五、预制上墙面,低浓度的水泥砂浆定型凝结后,再次向预制模内浇筑水泥砂浆,并修平上墙面;
步骤六、卸模成形,待整体水泥砂浆固结后拆除长条钢板,规整待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平面上可铺放一层PVC薄膜,用于隔离水泥砂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方形预制模的长条钢板上设置有置筋槽,步骤二中,方格形钢筋架外周的连接筋对应放置在置筋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编制方格形钢筋架时用直径8-20毫米钢筋作井字形主连接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钢筋混凝土非承重预制内墙板的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压模器包括多个子压膜、截面子压模,子压模为下部呈平底的蛋形,多个子压模呈并排矩形排列,截面子压模设置在矩形排列的子压模的外周,截面子压模下部呈平底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剑,未经张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2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立体气雾种植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手动式奶牛挤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