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罐头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6718.3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2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乐;刘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凤阳德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罐头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鱼罐头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鱼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对肌肤的弹力纤维构成,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尤其对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早期皱纹,有奇特的缓解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并且具有滋补作用,食用又方便,味道又鲜美的一种鱼罐头加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罐头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预处理:选新鲜的鱼进行去鱼鳞、去头、去尾、去鱼鳍、去鱼刺处理,然后切块清洗;
b、腌制:将鱼肉涂抹适量的食盐、料酒、生姜,腌制两小时;
c、油炸:将腌制的鱼肉放置油锅煎炸,油炸2-3min即可;
d、烹饪:将油炸后鱼肉按重量配比原料:鱼肉800-1200g、白糖4-7g、茴香4-7g、食盐0.3-0.5g、白醋0.3-0.5g、鸡精0.3-0.7g、姜丝1-3g、桂皮4-6g、蚝油2-4g、白芷2-4g、料酒0.5-1.0g、鱼豉油1-3g进行烹饪,至汤成奶白色时关火冷却;
e、称重装罐:将烹饪后的鱼肉装罐,加入烹饪的鱼汤,保证每罐重量相同;
f、排气密封:对鱼罐加热排气,加热到瓶中心温度80℃以上,排气后,用真空旋封机将玻璃瓶盖旋紧密封;
g、高温灭菌:杀菌公式为15-60-20/120℃,反压冷却至35℃,然后继续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即为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鱼肉可选取草鱼、鲫鱼、鲢鱼、青鱼、鳙鱼、金枪鱼等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油炸可采用植物油,油温控制在160℃。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制作的鱼罐头,肉质鲜嫩有弹性,色泽纯正,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用方便、保存时间长、便于携带,经济实惠,是即食海洋食品的首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的生产实例来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应用和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一种鱼罐头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预处理:选新鲜的鱼进行去鱼鳞、去头、去尾、去鱼鳍、去鱼刺处理,然后切块清洗;
b、腌制:将鱼肉涂抹适量的食盐、料酒、生姜,腌制两小时;
c、油炸:将腌制的鱼肉放置油锅煎炸,油炸2.5min即可;
d、烹饪:将油炸后鱼肉按重量配比原料:鱼肉1000g、白糖5g、茴香5g、食盐0.4g、白醋0.4g、鸡精0.5g、姜丝2g、桂皮5g、蚝油3g、白芷3g、料酒0.8g、鱼豉油2g进行烹饪,至汤成奶白色时关火冷却;
e、称重装罐:将烹饪后的鱼肉装罐,加入烹饪的鱼汤,保证每罐重量相同;
f、排气密封:对鱼罐加热排气,加热到瓶中心温度80℃以上,排气后,用真空旋封机将玻璃瓶盖旋紧密封;
g、高温灭菌:杀菌公式为15-60-20/120℃,反压冷却至35℃,然后继续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即为成品。
实施例二:
一种鱼罐头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预处理:选新鲜的鱼进行去鱼鳞、去头、去尾、去鱼鳍、去鱼刺处理,然后切块清洗;
b、腌制:将鱼肉涂抹适量的食盐、料酒、生姜,腌制两小时;
c、油炸:将腌制的鱼肉放置油锅煎炸,油炸3min即可;
d、烹饪:将油炸后鱼肉按重量配比原料:鱼肉1100g、白糖6g、茴香6g、食盐0.5g、白醋0.5g、鸡精0.6g、姜丝3g、桂皮6g、蚝油4g、白芷4g、料酒0.9g、鱼豉油3g进行烹饪,至汤成奶白色时关火冷却;
e、称重装罐:将烹饪后的鱼肉装罐,加入烹饪的鱼汤,保证每罐重量相同;
f、排气密封:对鱼罐加热排气,加热到瓶中心温度80℃以上,排气后,用真空旋封机将玻璃瓶盖旋紧密封;
g、高温灭菌:杀菌公式为15-60-20/120℃,反压冷却至35℃,然后继续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即为成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凤阳德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凤阳德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6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疗方案提醒器内部模块连接结构
- 下一篇:ETC无人值守车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