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井破损井壁修复用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5826.7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董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7/00 | 分类号: | E21D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井 破损 井壁 修复 平台 梯板梁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立井破损井壁修复用平台、梯板梁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平台包括罐笼,罐笼为双层或单层,其特点还包括立管、纵管、横管、跳板、钢丝绳、木楔子和塑料编织袋,使用所述的立管、纵管、横管及钢丝绳以罐笼为基础搭建平台,跳板密铺在横管/纵管上,木楔子楔入平台与井壁缝隙中,塑料编织袋密铺在平台和井筒周边;将破损井壁混凝土拆除,构建梯板梁混凝土支护结构进行修复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构思新颖,制作简单,结构稳定牢固,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脚手架钢管及跳板能租赁到,节省费用,梯板梁混凝土支护结构施工迅速、强度高,占用井筒空间时间短,影响井筒生产时间短,节省工程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矿山混凝土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立井破损井壁修复施工用平台及梯板梁混凝土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立井是地下开采矿山最重要的工程,担负着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及人员安全通行。立井功能不同,其井筒内的设施也不相同。通常,主井井内有提升箕斗(罐笼)、平衡锤及部分管路;副井井筒内安装梯子间、风水管路、电缆、通讯电缆及为此而设置的各层梁和支架,罐笼(双层或单层)及平衡锤是其主要的提升设施;风井井筒内安装梯子间及为此而设置的各层梁。
立井井筒大多采用圆形形式,根据不同的工艺布置要求,井筒直径大小不等,竖井井壁大多采用厚度不小于300mm的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支护结构。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井壁混凝土施工时工艺的不合理,造成局部井壁混凝土存在质量缺陷。随着井筒投入生产运行,长期的岩层膨胀应力作用和裂隙水对薄弱部位混凝土的冲刷,造成存在质量缺陷的井壁混凝土开损愈演愈烈,钢筋锈蚀、局部混凝土块离析、脱落,坠落井下,砸坏井筒设施,甚至伤及人员,井筒不得不停产、大修。
常用的立井破损井壁修复方法是摘除罐笼,悬挂吊桶(或简易吊笼),用于人员上下及材料运输;制作钢吊盘,下放井内,利用钢吊盘在井筒内升降、进行作业。存在缺陷是装置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时间长,井筒需全面停产;吊盘制作工作量大、费用高。
常用的立井破损井壁修复使用的支护结构形式为,使用井圈支模板,浇筑钢筋混凝土;该方法费工、费时,占用井筒时间长,施工难度大,安全性差,结构不可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井破损井壁修复用平台、梯板梁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制作方便,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不必井筒全面停产,省时省力,施工速度得以提高。
立井破损井壁修复用平台,包括罐笼,所述的罐笼为双层或单层,其特点还包括立管、纵管、横管、跳板、钢丝绳、木楔子和塑料编织袋,使用所述的立管、纵管、横管及钢丝绳以罐笼为基础搭建平台,跳板密铺在横管/纵管上,木楔子楔入平台与井壁缝隙中,塑料编织袋密铺在平台和井筒周边;为叙述方便将井筒断面分为A、B、C、D四个区;所述的A区为罐笼两短边相对的和罐笼两长边沿井筒直径方向与井壁相交的轮廓线构成的平面范围;所述的B区为平衡锤一面的罐笼长边方向与井壁相交的轮廓线构成的平面范围;所述的C区为梯子间一面的罐笼长边方向与井壁相交的轮廓线构成的平面范围;所述的D 区为罐笼两短边方向与井壁相交的轮廓线构成的平面范围;所述的A区包含在 D区之中;所述的跳板选用两端挂钩式的热镀锌钢跳板,宽240cm、厚40cm。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立管选用外径不小于φ51mm、壁厚不小于3mm的脚手架钢管、长度为罐笼下层净高;所述的立管为4根,沿罐笼下层相对的两内壁各均布2根,立管与罐笼下层牢固焊接/钢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A区内在罐笼下层底板各对称均布4根纵管,两边的纵管通过直角连接件分别与立管牢固连接;所述的纵管选用外径不小于φ 51mm、壁厚不小于3mm的脚手架钢管,长度为一端距井壁50mm~80mm,另一端超过另一立管200mm,其它中间2根纵管长度同此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采矿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
- 下一篇:深层隧道雨水入流竖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