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的车载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9302.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9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吕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佳宁 |
主分类号: | B64D45/06 | 分类号: | B64D45/06;B64F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尹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无人机 车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的车载收放装置,包括:回收单元和放飞单元,回收单元包括:底座、两条叉状导轨及锁钩;放飞单元包括:绞盘、缆绳、电子挂钩及遥控器。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固定翼无人机的回收与起飞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翼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的车载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市面上较常见的有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两种类型,固定翼无人机相对多旋翼无人机具备速度快、航程远及载重量大等优点。
但目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一般采用撞网、绳钩或者场地降落等方式,例如公告号为CN20471343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包括:两个站立架和连接在两个站立架之间的拦阻网等,利用拦阻网定点回收无人机,比较适合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在狭窄回收场上使用,降落场地的限制减小了撞网回收系统的应用范围。同时,现有的撞网、绳钩等降落方式易对无人机造成损害,回收系统的搭建也比较不方便。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固定翼无人机、起降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的车载收放装置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的车载收放装置,该车载收放装置能实现固定翼无人机回收与起飞的功能,结构简单且不会对无人机的机身造成损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的车载收放装置,包括:回收单元和放飞单元。
回收单元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底座、设于底座上的两条叉状导轨、与两条叉状导轨配合的锁钩,锁钩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面,锁钩的两侧分别设有锁紧槽。每条叉状导轨均由上下两个引导条和设于两个引导条之间的缓冲弹簧构成,两个引导条的首端合并在一起,两个引导条的尾端上下并列设置,缓冲弹簧连接在两个引导条的尾端之间,两个引导条尾端之间的间距可由缓冲弹簧调节。
两条叉状导轨水平对称安装在底座上,两条叉状导轨的首端分别向外折弯形成滑入口,两条叉状导轨的尾端相互平行且设有滑动间隙,夹板从滑入口滑入滑动间隙内,夹板两侧的锁紧槽分别卡在两条叉状导轨上。
放飞单元包括:固定在车辆上的绞盘、一端缠绕在绞盘上的缆绳、固定在缆绳另一端的电子挂钩、控制电子挂钩打开或关闭的遥控器,电子挂钩可钩在锁钩上。
优选的,底座的底部连接有云台,云台内装有可驱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检测无人机位置的定位模块,控制器接收定位模块的检测信号,并向伺服电机发送控制指令,调整两条叉状导轨的滑入口对准锁钩。
定位模块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一种,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定位模块采用雷达模块;第二种方式是定位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信号接收装置、向信号接收装置发送信号的信号发射装置,信号发射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其中信号发射装置可发射电信号或激光信号;第三种方式是定位模块包括:向外发送回收单元位置信号的GPS芯片、接收回收单元位置信号的GPS接收装置,GPS接收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
优选的,伺服电机内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制动器,控制器还连接有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设于滑动间隙内。当夹板滑入滑动间隙内时,电容传感器被触发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启动制动器锁定云台。
优选的,每条叉状导轨的底部均设有直线导轨组件,直线导轨组件包括:安装在叉状导轨底面外侧的上直线导轨、设于底座上且顶部与上直线导轨连接的滑块、安装在滑块与所述上直线导轨之间的上电阻尼器、推动上直线导轨运动的上驱动电机,夹板滑入所述滑动间隙内时,上电阻尼器产生阻尼。
优选的,直线导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底座上且与滑块底部连接的下直线导轨、安装在滑块与上直线导轨之间的下电阻尼器、推动下直线导轨运动的下驱动电机,夹板滑入滑动间隙内时,下电阻尼器产生阻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佳宁,未经吕佳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