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气歧管和具备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9704.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天本有希;后藤贵裕;住范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35/112 | 分类号: | F02M35/112;F02M35/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歧管 具备 发动机 | ||
本发明提供进气歧管和具备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在进气歧管中,进气通路部的内表面包括位于曲率半径方向内侧的内周侧区域、从内周侧区域向曲率半径方向外侧离开的外周侧区域、与内周侧区域连续的第一、第二横侧区域、以及在第一、第二横侧区域与外周侧区域之间连续的第一、第二弯曲区域。外周侧区域包括第一、第二倾斜区域和位于第一与第二倾斜区域之间的底区域,第一、第二倾斜区域分别从第一、第二弯曲区域以彼此接近的方式延伸,在以截面观察时,第一、第二倾斜区域分别为直线形状或以比第一、第二弯曲区域大的曲率半径向外侧凸出的弯曲形状,底区域为与曲率半径方向正交的直线形状或向曲率半径方向的外侧凸出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气歧管和具备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备稳压罐和与稳压罐连通并固定于发动机的气缸盖的进气通路部的进气歧管。在这样的进气歧管中,存在例如被导入在发动机的曲轴箱内产生的漏气的进气歧管。由于漏气中包含油和水,所以有时会在进气歧管的进气通路部内积存这样的液体。若处于在进气通路部内大量积存了这样的液体的状态,则在发动机的某些运转状态下,这样的大量的液体可能会通过吸入空气而一次被吸起到发动机的燃烧室,而给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带来影响。
于是,在日本特开2013-177869中,为了抑制这样的大量的液体积存在进气通路部内的情况,使进气通路部的通路截面积从上游侧起朝向最下部逐渐变小来提高吸入空气的流速,由此来提高液体向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的吸起性。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若使进气通路部的通路截面积从上游侧起朝向最下部逐渐变小,则在该区间中吸入空气的压力损失有可能增大。若吸入空气的压力损失增大,则向燃烧室内导入的吸入空气量降低,有可能导致发动机的输出降低。
于是,本发明提供既抑制了吸入空气的压力损失的增大又确保了积存在进气通路部内的液体的吸起性的进气歧管和具备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发动机本体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具备:稳压罐,具有构成为导入进气的进气导入口和构成为从所述发动机本体导入漏气的气体导入口;和进气通路部,与所述稳压罐连通,绕所述稳压罐弯曲延伸,并构成为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气缸盖连接。
所述进气通路部的内表面包括:内周侧区域,位于所述进气通路部的曲率半径方向的内侧;外周侧区域,从所述内周侧区域向所述曲率半径方向的外侧离开,并与所述内周侧区域对向;第一横侧区域和第二横侧区域,在与所述曲率半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隔开规定的距离而定位,并与所述内周侧区域连续;第一弯曲区域,以向所述进气通路部的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并连接所述第一横侧区域和所述外周侧区域;以及第二弯曲区域,以向所述进气通路部的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并连接所述第二横侧区域和所述外周侧区域。
在所述进气歧管搭载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状态下的所述进气通路部的最下部区间,在与所述进气通路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截面中包括铅垂方向最下部的部位。所述外周侧区域包括第一倾斜区域、第二倾斜区域和底区域。所述第一倾斜区域和所述第二倾斜区域分别从所述第一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弯曲区域以彼此接近的方式延伸。在以所述截面观察时,所述第一倾斜区域为直线形状或以比所述第一弯曲区域的第一曲率半径大的曲率半径从所述进气通路部的内侧向外侧凸出的弯曲形状。在以所述截面观察时,所述第二倾斜区域为直线形状或以比所述第二弯曲区域的第二曲率半径大的曲率半径向所述进气通路部的外侧凸出的弯曲形状。所述底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倾斜区域与所述第二倾斜区域之间,并且在以所述截面观察时,所述底区域为与所述曲率半径方向正交的直线形状或向所述曲率半径方向的外侧凸出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