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时定量PCR的贝类性别鉴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2340.6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玲;李若佼;包振民;张美溦;张阳;王师;胡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时 定量 pcr 贝类 性别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实时定量PCR的贝类性别鉴定的方法。鉴定方法如下:受检个体性腺取材;总RNA提取;反转录合成cDNA;实时定量PCR检测FOXL2和DMRT的表达量;用方法处理数据,计算LOG10(DMRT/FOXL2),确定性别。本发明无需使用特殊仪器,只需掌握一般实验操作技能,具有简便、准确、灵敏的特点。对通过表型观察和组织切片无法鉴定的雌雄个体具有普适性,在贝类养殖与育种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贝类性别鉴定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简便高效地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实现贝类性别鉴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贝类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性别鉴定是贝类养殖和育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除少数贝类第二性征比较明显外,绝大多数难以根据外部性征判定其性别。目前,对其性别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表型观察法和组织切片法。表型观察法虽然简单,但只适用于一些在生长期或成熟期雌雄性腺颜色有明显区别的物种;组织切片法适用于对增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性腺的性别鉴定,对于休止期性腺则较困难,且该方法操作繁琐。
迄今为止,在贝类中未见有关于性染色体的报道,尚难以从DNA水平实现性别鉴定。但已有对虾夷扇贝,太平洋牡蛎等的性腺转录组分析显示,成熟的卵巢和精巢存在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一些已知的脊椎动物性别决定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在贝类性别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用于贝类性别鉴定。FOXL2为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是脊椎动物卵巢发育、分化及功能维持的关键基因。DMRT则是很多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所共有的性别分化的关键基因,对精巢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贝类的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清晰,我们发现,根据FOXL2和DMRT在卵巢和精巢中差异表达这一特征,可对贝类各发育时期的性腺进行性别鉴定。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对特定核酸序列进行准确定量的方法,被认为是基因表达定量的“金标准”。其原理是对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的荧光信号进行实时检测,从而实现对起始模板的定量分析。它不仅操作简便、快速高效,还具有极高的灵敏性、重复性和特异性。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本发明旨在选取合适的贝类雌雄性别表征基因组合,建立一种准确的定量与计算方法,稳定地对处于各发育时期(包括休止期)的性腺进行性别鉴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表型观察法和组织切片法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实时定量PCR的贝类性别鉴定的方法,简便高效地实现贝类的性别鉴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鉴定贝类性别的方法,即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贝类性腺组织中雌性表征基因FOXL2和雄性表征基因DMRT的表达量,从而确定性别。具体标准为:实时定量PCR检测FOXL2和DMRT表达量,用2-△Ct方法计算DMRT和FOXL2的相对表达量,根据LOG10转换后的值确定性别;如果获得的数值大于2,则该个体为雄性;如果获得的数值小于0,则该个体为雌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需针对不同的贝类设计两对雌雄性别表征基因FOXL2和DMRT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
具体步骤如下:
(1)受检个体性腺取材
受检贝类材料低温取回后在循环池中暂养,待新陈代谢稳定再进行解剖,性腺取材需规避其它组织的污染。
(2)总RNA提取
Trizol法提取总RNA,所得R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完整性,并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
(3)反转录合成cDNA
以mRNA为模板,dNTP为底物,Oligo d(T)为引物,用反转录酶合成c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