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废热回收再利用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4704.4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孙少杰;范洪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G1/043 | 分类号: | F02G1/043;F02G1/053;H02K7/116;H02P5/68;H02J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嵌入式 回收 再利用 发电 装置 | ||
1.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废热回收再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发动机、实时转速检测模块、全局实时控速模块、局部变速模块、传动模块和自供电蓄电装置;热介质导体与热发动机热端相连,热发动机与实时转速检测模块、局部变速模块相连,实时转速检测模块与全局实时控速模块相连,全局实时控速模块与局部变速模块相连,局部变速模块与传动模块相连,自供电蓄电装置存储电能并为所有模块提供电力;
所述热发动机包括吸热模块(1)、热腔(2)、热冷单向气体流通导管(3)、频率传感器(4)、冷腔(6)、冷却模块(7)、冷热单向气体流通导管(8)、驱动盘转动杆(10)和驱动盘模块,所述热腔(2)由热腔传动连接杆(12)和主动运动活塞(13)组成,所述冷腔(6)由冷腔传动连接杆(5)和被动运动活塞(9)组成,所述驱动盘模块包括驱动盘外壳(11)、霍尔元件(14)、永磁铁N极(15)、永磁铁S极(16)、传动杆固定模块(17)、重力块(18)和驱动盘实时转速检测孔(19);
所述吸热模块(1)与热腔(2)的外侧相连,冷却模块(7)与冷腔(6)的外侧相连,被动运动活塞(9)与冷腔传动连接杆(5)相连,主动运动活塞(13)与热腔传动连接杆(12)相连,热腔(2)的内侧与冷腔(6)的内侧之间分别由两个流通方向不同的热冷单向气体流通导管(3)和冷热单向气体流通导管(8)连接,频率传感器(4)的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分别安装在热冷单向气体流通导管(3)和冷热单向气体流通导管(8)上,驱动盘外壳(11)安装在驱动盘转动杆(10)上,驱动盘外壳(11)上下两个表面均安装有一个传动杆固定模块(17),重力块(18)固定在驱动盘外壳(11)上表面上,驱动盘外壳(11)边缘处有驱动盘实时转速检测孔(19),驱动盘外壳(11)内部靠近驱动盘转动杆(10)处为镂空设计,镂空处内部上表面固定有永磁铁N极(15),镂空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永磁铁S极(16),霍尔元件(14)位于永磁铁两极的中间并固定在驱动盘转动杆(10)上,传动杆固定模块(17)与热腔传动连接杆(12)、冷腔传动连接杆(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废热回收再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转速检测模块包括LM2907频率/电压转换器,闪存单片机PIC16F877,电阻R1、R2、R4、R6、R7、R8,无极性电容C1、C2、C3、C4、C5、C6、C7、C8、C9,可变电阻R3,电位器RP1,NPN型三极管Q1,二极管D1,石英晶体振荡器X1,桥式整流二极管B1,电压调节器Ⅰ;
其中LM2907频率/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管脚与频率传感器(4)一端相连,频率传感器(4)另一端与无极性电容C9一端相连,LM2907频率/电压转换器的第二管脚与无极性电容C1一端相连,LM2907频率/电压转换器的第三管脚与无极性电容C2一端相连,无极性电容C2与电阻R1并联,LM2907频率/电压转换器的第四管脚与电阻R2一端相连,LM2907频率/电压转换器的第五管脚和第六管脚为电源输入端,LM2907频率/电压转换器的第七管脚与可变电阻R3、无极性电容C3依次串联后与电阻R2并联并接地,无极性电容C1、C2、C9的另一端及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无极性电容C3与电阻R2之间的连线上接入桥式整流二极管B1的第一端、第三端,LM2907频率/电压转换器的第八管脚接地,桥式整流二极管B1的第四端与电阻R6一端相连,电阻R6另一端与无极性电容C5的一端及NPN型三极管Q1基极连接,无极性电容C5另一端与二极管D1串联后接地,电阻R7、无极性电容C4一端接在电阻R6与NPN型三极管Q1基极之间的连线上,桥式整流二极管B1的第二端、电阻R7另一端、无极性电容C4另一端、NPN型三极管Q1发射极、闪存单片机PIC16F877的Vss脚接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8一端及闪存单片机PIC16F877的CPP1脚相连,电阻R8另一端与电压调节器Ⅰ一端、闪存单片机PIC16F877的VDD脚及电阻R4一端相连,电压调节器Ⅰ另一端接自供电蓄电装置,无极性电容C6一端接入电阻R4另一端与电位器RP1之间,无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与闪存单片机PIC16F877的MCLR/VPP脚相连,闪存单片机PIC16F877的RA1/AN1脚与电位器RP1相连,闪存单片机PIC16F877的OSC1脚与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一端相连,闪存单片机PIC16F877的OSC2脚与石英晶体振荡器X1另一端相连,无极性电容C7与无极性电容C8串联后与石英晶体振荡器X1并联,闪存单片机PIC16F877的RC0/TICK1脚与全局实时控速模块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7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