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相分解制备铜基催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5451.2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2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邹鑫;王科;徐晓峰;程金燮;胡志彪;李倩;黄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0 | 分类号: | B01J23/80;C07C31/12;C07C29/14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022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解 制备 催化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相分解制备铜基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铜系催化剂采用的分解方法大多是热分解,即将催化剂前驱体在300℃以上进行煅烧,使含铜的复合盐分解生成相应的铜与其它金属的氧化态化合物。干燥、煅烧工段占据了大量的成本,也成为固定投资中比较昂贵的组成。一般的,这部分的成本占据催化剂制备成本的10%-14%。但对于一部分铜基催化剂,热分解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分解方法。这是因为高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铜的晶粒,降低分散均一性,进而影响催化剂寿命。
因此提供一种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稳定,能降低催化剂的制造成本,所得催化剂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相分解制备铜基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使催化剂在水相中完成分解,干燥后即可成型,减免了煅烧过程,在降低催化剂制备成本的同时,也形成了晶形更优、粒径分布更均匀的催化剂晶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相分解制备铜基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含铜、锌、铝的盐溶液与碱性溶液进行并流共沉淀反应,之后老化生成催化剂反应浆料;
步骤2:将步骤1中生成的反应浆料升温后缓慢加入水解助剂悬浊液进行水解;
步骤3:水解后的浆料离心过滤后,利用脱盐水反复再浆、过滤得到滤饼;
步骤4:将步骤3得到滤饼干燥,得到催化剂前驱体;
步骤5:将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压片、成型,制得铜基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含铜、锌、铝的盐为硝酸盐;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或碳酸钠的水溶液。
所述步骤1中所述共沉淀的温度为65℃-80℃;所述共沉淀反应的pH值为7.5-8.5;所述老化时间为45-90分钟。
所述步骤2中的水解温度为90℃-100℃,水解时间为30-60分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水解温度为95℃-97℃。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水解助剂悬浊液由2-5重量份的水解助剂与3-22重量份的碱性物质混合加水制得,所述水解助剂选自铜、锌、铝、钴、镁、铁和锰的盐一种或多种,所述碱性物质选自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解助剂悬浊液中水解助剂的浓度为2%-10%,所述水解助剂悬浊液的加入量为所述催化剂的0.01%-0.1wt%。
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水解后的浆料离心过滤后加入热的脱盐水进行打浆,打浆完成后再次过滤,重复2-3次打浆和过滤,直至滤饼中的钠离子含量降至0.01wt%以下。
所述步骤5中的所述干燥可采用烘箱静态烘干,温度为105℃-135℃;也可采用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0℃-250℃。
优选地,采用所述喷雾干燥时,先将脱盐水或质量浓度为0.03-0.08%的碳酸钠水溶液加入所述步骤3所得滤饼进行胶体磨处理后,再进行喷雾干燥;所述胶体磨的间隙为0.1-1.0mm,所述脱盐水或所述碳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所述滤饼体积的1-10倍。
在固定床上对所述步骤6所得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所述催化剂置于反应器恒温区中部,用瓷环支撑;反应产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水相分解制备铜基催化剂减免了煅烧环节,有效降低了能耗,使制造成本减少10%以上。采用本发明制备铜基催化剂,避免了高温对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影响,所得催化剂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寿命优于煅烧所得催化剂。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在现有的制备设备上即可完成工艺技术改造,无需改装、添加新设备,有助于产业升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丁醛气相制丁醇催化剂A的制备:
称取硝酸铜144.96g,硝酸锌201.51g,硝酸铝110.62g,溶解于500ml脱盐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补充脱盐水并定容至2000ml,配制得到盐溶液。称取碳酸钠191.19g,溶解于500mL脱盐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补充脱盐水并定容至2000ml,配制得到碱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5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