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4903.3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1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国;张聪颖;李鑫;任树杰;王小龙;李海龙;曹善健;刘志鹏;唐磊;吴健;王丛;刘富强;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8 | 分类号: | C07D487/08;C07D295/023;C07D295/027;B01J29/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乙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乙二胺在第一改性沸石负载Pd催化剂的催化下,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2)第一反应液在第二改性沸石负载Pd催化剂的催化下,反应得到含有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反应液。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反应的过程中不产生吡嗪衍生物,经济环保,并且反应的原料便宜易得,转化率高,产品的选择性好,副产少,生产成本低,可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调整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产品组成,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哌嗪又称胡椒嗪、六氢吡嗪,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驱肠虫药磷酸哌嗪、枸橼酸哌嗪,以及镇定剂、强痛剂、利福平,还有用于一些抗菌药的合成应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六水哌嗪溶于乙醇,加入冰醋酸搅拌冷却即析出乙酸哌嗪,被用于合成激素类药物氢化泼尼松磷酸钠。六水哌嗪与乙酐反应制得驱虫药哌硝噻唑的中间体乙酰哌嗪。在表面活性剂方面,可以用于合成消泡剂、乳化剂、分散剂、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发泡剂、阻蚀剂,还可以用于抗氧剂、稳定剂,此外还可以用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及合成皮革等的原料。总而言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
三乙烯二胺,化学名: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常温下是一种非泛黄性固体胺,缩写为TEDA,无水三乙烯二胺为可燃性结晶,极易潮解,室温时易升华。熔点158℃,沸点174℃,闪点50℃(开杯)。易溶于水、丙酮、苯及乙醇。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黄。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泡沫的基本催化剂,室温固化硅橡胶、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涂料的催化剂等。三乙烯二胺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农药生产引发剂,无氰电镀添加剂。也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硬化剂,还是环氧树脂固化聚合催化剂、乙烯聚合催化剂、环氧化物催化剂等。在有机聚合物的合成中有很重要的应用,同时三乙烯二胺也可以用作催化剂合成的模板上,在催化剂的合成中有一定的应用。
目前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主要有均相法和多相催化的方法,均相法主要由有机酸(如甲酸、丙酸等)和胺类化合物进行混合加热反应,然后分离产物,但反应效率低,后续处理繁琐,污染严重,并且腐蚀反应设备,因此基本已被淘汰。此外还有新型的离子液体均相反应的研究,但是此法合成尚不成熟,虽然反应条件温和,但是产率比较低,产物的分离后续工序复杂,很难工业化生产。多相催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沸石分子筛、复合金属氧化物、金属磷酸盐类进行催化反应,而且工业应用广泛,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CN1371377A公开了一种以乙二胺为原料,使用Pentasil型沸石催化剂生产三乙烯二胺的方法。该方法以ZSM-5沸石作为催化剂(SiO2/Al2O3摩尔比为400,为H+型式),在利用20%wt的SiO2制成棒状物之前,利用5wt%的盐酸洗涤该催化剂。原料为16wt%的水、36wt%的乙二胺、36wt%的哌嗪和12wt%的三乙烯二胺。对原料流的设定方式使催化剂的负荷为0.6h-1~1h-1。得到产物的组成为17wt%的水、41wt%的PIP、38wt%的TEDA、3wt%的副产(二甲基-吡嗪:0.4wt%,N-乙基-哌嗪:0.4wt%,DETA:0.2wt%,N-AEP:1.0wt%,较高级的EPI低聚物:1.3wt%)。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原料中水含量过低,在高温下催化剂容易产生积碳,原料中加入了三乙烯二胺,在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分解,并且TEDA的选择性不高。尤其是反应过程中有吡嗪的生成,在反应液后处理的过程中,吡嗪与水会共沸,将增加反应后废水的处理成本。
US6084096A公开了一种硅铝酸盐沸石催化剂合成三乙烯二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含硅化合物(如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处理氢型或铵型极细的硅铝酸盐沸石(晶粒度为0.07微米),通过消除沸石外表面的活性中心达到改性目的。用此种方法改性的一种沸石催化剂能使乙二胺的转化率达到95%,三乙烯二胺和哌嗪的总选择性达到89%。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乙二胺没有完全转化,没有三乙烯二胺和哌嗪的比例数据,也没有提到副产的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4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