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表面改性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6537.5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窦源东;尹晓彤;孙先昌;陈振华;任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18;A61L27/50;A61L27/56;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26400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表面 改性 异种脱 细胞 神经 移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纤维表面改性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损伤可能造成机体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从而严重影响机体的功能行使和病患的生活质量。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尤其是长距离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难题。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自体神经移植来桥接断端以修复损伤,虽然修复效果良好,但存在诸如来源有限、导致二次创伤及易形成供区神经瘤等缺点,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神经导管类修复材料,虽具有一定的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效果,但由于其内部一般为中空结构,无法有效引导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因此对于长距离缺损修复无能为力。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同种异体脱细胞神经保留了天然神经内部的微结构,可用于修复长距离周围神经损伤,但由于受供体来源限制导致价格昂贵,患者可接受度较差。异种脱细胞神经同样有着接近人周围神经的网架微结构,材料本身所保留的成分有引导或诱导组织再生的能力,同时具备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的特点,因此在用于构建组织工程神经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粘连的形成具有普遍性。上述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在植入体内后,虽然能修复神经缺损部位,但同时,必定会促使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分泌大量胶原纤维,形成瘢痕、粘连,不利于神经之间的衔接,影响手术效果,有时还可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因此,临床上长期需要一种能有效预防组织粘连、可修复长距离缺损同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脱细胞神经移植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纤维表面改性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在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表面沉积一层可降解聚酯高分子纳米纤维膜,以期在用于外科手术中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同时,防止组织粘连的发生,加快神经修复和神经传导的重建。
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纤维表面改性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由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和附着于其表面的可降解聚酯纳米纤维膜组成;
所述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为健康哺乳动物的离体周围神经经脱细胞处理得到的细胞外基质,所述脱细胞处理可在常规工艺条件下进行。
所述纳米纤维表面改性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中,所述可降解聚酯纳米纤维膜的厚度可为0.01~0.5mm,具体可为0.05~0.1mm、0.05mm、0.07mm、0.08mm或0.2mm。
所述纳米纤维表面改性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中,所述可降解聚酯纳米纤维膜由可降解聚酯制成;
所述可降解聚酯可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乙二醇、聚羟基丁酸酯、聚羟基乙酸、聚羟基戊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聚氨酯中至少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共聚物;
所述可降解聚酯的重均分子量可为30~500Kda,具体可为150~300Kda、150Kda、200Kda、250Kda或300Kda。
本发明纳米纤维表面改性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中的可降解聚酯纳米纤维膜,具有多孔纤维状结构,且结合牢固、分布均匀;同时其具有结构同人体天然细胞外基质相似、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及孔径小等特点,在再生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分子纤维膜内部纳米级孔结构的存在可实现良好的组织粘连阻隔效果,起到防止神经移植物和周围组织粘连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膜两侧的组织液流通顺畅,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交换并促进神经再生。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纳米纤维表面改性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可降解聚酯配制纺丝液,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将所述纺丝液沉积于所述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的表面形成所述可降解聚酯纳米纤维膜,然后依次经去除溶剂步骤、冷冻干燥和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纳米纤维表面改性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纺丝液中,所述可降解聚酯的质量体积浓度可为0.02~0.2g/ml,具体可为0.06~0.15g/ml、0.06g/ml、0.075g/ml、0.08g/ml或0.15g/ml。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纺丝液的溶剂可为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去离子水、1,4-二氧六环、六氟异丙醇、乙醇、二甲基亚砜和三氟乙酸中至少一种,优选丙酮、二氯甲烷或六氟异丙醇。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静电纺丝工艺的条件如下:
所述纺丝液的供给流量可为0.1~20ml/h,具体可为1~3ml/h、1ml/h、2ml/h或3m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6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链节大孔、倒角同步加工的镗刀
- 下一篇:一种深孔加工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