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相生物除臭方法和除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7026.5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9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伟;段粹;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5;B01D53/52;B01D53/72;B01D53/68;B01D53/58;B01D53/54;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生物 除臭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恶臭气体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生的恶臭气体的两相生物除臭方法和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含有多种恶臭污染物的气体,其中发臭物质包括硫化氢、氨等无机物以及硫醇、低分子脂肪酸、胺、卤代烃等有机物。这些恶臭物质大都具有易挥发、嗅阈值低等特点,如果不对这些物质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CN101020130A公开一种废气净化系统中的生物除臭装置。废气通过以串联形式组合成的二级过滤装置内所吸附和固定及生栖在载体表面上的水分和微生物的接触,在二级过滤装置的上部,各设置一组喷淋洒水装置,对废气实施喷淋处理,达到对高浓度恶臭成分有机废气实施安定且有效的高度净化处理的目的。CN201625503U提供了一种高浓度臭气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排烟塔,还包括水洗塔、生物除臭滤池系统和活性炭吸附装置依次串联;生物除臭滤池系统中有除臭菌体和无机滤料。但是,目前废气生物处理方法大多是利用混合异养细菌和真菌去除废气中的恶臭和VOCs污染物质,装置没有明显分区域,对于酸性和中性物质的恶臭和VOCs物质在装置中的同一区域去除。由于异养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对湿度、pH等的条件要求不同,现有的生物除臭法为混合去除恶臭污染物,往往出现不同污染物之间相互干扰,易酸化、降解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所产生的恶臭气体的两相生物除臭方法。通过条件控制,分区接种特定菌种,从而彻底降解恶臭气体中多种污染物,减小反应器占地面积,降低投资和处理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两相生物除臭方法,是将恶臭气体依次进行加湿处理、酸性处理、中性处理,从而有效去除恶臭气体中产酸物质、碱性物质、亲水性和疏水性型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其中,
所述加湿处理是利用营养液对恶臭气体进行喷淋;所述营养液的pH为5.8-6.2,其具体组成为(质量分数):KH2PO4 2%,MgSO4﹒7H2O 0.05%,NH4Cl 0.01%,FeSO4·7H2O 0.001%,CaCl2 0.02%,余量为水。
所述加湿处理时间为8-12s,既要保证去除恶臭气体中部分杂质,又要保证去除效率。
所述酸性处理是利用嗜酸性硫细菌和真菌对恶臭气体进行降解,所述嗜酸性硫细菌选自氧化硫硫杆菌(T.thiooxidans)和氧化亚铁硫杆菌(T.ferrooxidans),二者比例为55-65:35-45;所述真菌选自青霉属(Penicillium)、地霉属(Geotrichum)和枝孢霉属(Cladosporium),三者比例为35-45:25-35:20-40。其中,所述嗜酸性硫细菌和真菌的添加量分别为5.12×107-7.63×107CFU/mL和4.54×108-5.62×108CFU/mL。
所述酸性处理时间为22-27s,以充分降解恶臭气体中含硫类及疏水性、难降解的气体物质。
所述中性处理是利用中性异养细菌对恶臭气体进行降解,所述中性异养细菌选自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二者比例为40-60:40-60;其中,所述中性异养细菌加入量为2.5×108-3.5×108CFU/mL。
所述中性处理时间为22-27s,以充分降解恶臭气体中亲水性的污染物。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恶臭气体处理微生物进行筛选,合理优化菌种组合方式,建立了一套能够高效降解高浓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恶臭气体的工艺,该工艺采用分段处理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划分不同处理区域,有效避免了菌株之间竞争性抑制作用,充分发挥各菌株的优势和作用;同时,通过合理设计降解工序,整个降解过程中无需人工调节反应区的pH,并促进各菌株之间协同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各菌株的优势,有效去除恶臭气体中产酸物质、碱性物质,亲水性和疏水性型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本发明所述除臭方法所用微生物种类少,但协同作用强,降解效果明显,克服了现有生物除臭法存在的降解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7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