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分子鉴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8084.X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枰;顾志敏;贾永义;刘士力;迟美丽;郭建林;唐永凯;李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翘嘴鲌 三角 及其 杂交 子代 分子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翘嘴鲌(♀)×三角鲂(♂)】分子鉴定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研究通过选择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的核糖体DNA的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基因,该基因在三种鱼中扩增片段大小存在显著的差异。设计一对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ITS1区域来区分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本发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可信度高,可应用于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的品种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翘嘴鲌(♀)×三角鲂(♂)】分子鉴定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翘嘴鲌、三角鲂是分别隶属于鲌亚科鲌属和鲂属的重要经济鱼类,前者为中上层鱼类,体型细长,肉食性,其自然个体大、肉质细嫩、经济价值高,但肌间刺多、人工养殖成本高,且性情急躁,不易捕捞及活鱼运输;而后者为中下层鱼类,体型宽厚,其不仅较团头鲂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等,而且还有团头鲂的食性杂、养殖成本低、性情温驯、易捕捞和活鱼上市等特点,但对养殖水质要求较高,其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翘嘴鲌和三角鲂在染色体数、生殖、外形、食性及抗逆性等方面互补性强,其杂交子代具有明显的超亲杂交优势,市场前景好。
常规使用鉴定杂交鱼类的方面,主要从形态学方面进行鉴定。然而,形态学鉴定有时并不一定准确,存在很强的主观因素,翘嘴鲌、三角鲂和杂交子代形态相似,在育种过程中特别是苗种阶段,传统的形态学鉴别方法很难准确辨别亲本和杂交子代,因此容易造成种质混杂。本发明在不处死鱼种的基础上,只需剪去少量鳍条或其它鱼体组织部分,利用ITS1基因的分子标记便很容易区别翘嘴鲌、三角鲂及杂交子代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处死鱼种的基础上,只需剪去少量鳍条或其它鱼体组织部分,利用ITS1基因的分子标记便很容易区别翘嘴鲌、三角鲂及杂交子代的方法。
本发明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团头鲂以及翘嘴鲌的ITS1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对1扩增翘嘴鲌、三角鲂以及杂交子代的ITS1部分序列,克隆测序得到翘嘴鲌、三角鲂以及杂交子代的ITS1部分序列,在此基础上再设计通用引物对2,建立基于ITS1基因的分子标记来鉴定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
本研究通过选择ITS1基因,该基因在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中的扩增片段存在显著的差异。设计一对通用引物,通过ITS1基因的扩增片段大小来鉴定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克隆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ITS1基因部分序列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提取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鳍条的基因组DNA,设计通用引物对1、PCR扩增,产物纯化,转入载体,蓝白斑筛选,质粒测序,获得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ITS1部分序列。结果显示三角鲂ITS1序列长度为399bp,翘嘴鲌的ITS1序列长度为445bp,而杂交子代的ITS1序列同时含有399bp和445bp的片段;
一种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分子鉴定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抽提鳍条基因组DNA,在已知ITS1序列的基础上设计通用引物对2,以翘嘴鲌、三角鲂及其杂交子代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在2%的琼脂糖上凝胶电泳,根据扩增片段大小来区分三个品种,其中201bp片段为三角鲂,256bp片段为翘嘴鲌,而杂交子代同时具有201bp片段和256bp片段。
所述的方法,ITS1基因部分序列克隆的PCR反应是在含有50ng基因组DNA、15mmol/L Tris-HCl、50mmol/L KCl(pH8.0)、2mmol/L MgCl2,200umol/L在dNTPs、10μmol/L引物和0.5U Taq DNA聚合酶的25μl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条件是95℃3min、30循环(94℃30s、57℃30s、72℃30s)、72℃延长5min,4℃度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