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面共享电极型差动压力传感探头及其研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8408.X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8 | 分类号: | G01L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享 电极 差动 压力 传感 探头 及其 研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面共享电极型差动压力传感探头及其研制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同面共享电极型差动压力传感探头包括由覆合有三条金属电极的绝缘薄膜构成的电极层、压阻材料层和高分子层。压阻材料层包括横跨在第一条边缘电极和中间电极之间负压阻系数敏感膜和横跨在第二条边缘电极和中间电极之间正压阻系数敏感膜。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研制的同面共享电极型差动压力传感探头可降低系统温漂并提高灵敏度,探头的所有电极都处于同一平面且中间电极由负压阻系数敏感膜和正压阻系数敏感膜共享,与传统的三明治探头相比,不但减少了电极数、还节省了一个电极层,更有利于安装在狭小空间,适用于电子皮肤研制或国防设备狭小曲面层间压力测量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柔性差动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大型设备狭小曲面层间压力测量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但由于层间间隙狭小、接触表面不规则,因此给传统刚性传感器的安装带来困难。故而,迫切需要传感器具有薄型和柔性的特点。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不但具有压阻特性,而且具有易加工性和良好的柔韧性,故而可以用来研制薄型柔性压力传感器并应用于狭小曲面层间压力测量。由于这种复合材料的电阻具有温度依赖性,因此,温度会引起的压敏元件输出漂移。故而如何减小温度对压敏元件输出的影响是该领域目前的关键问题。高导电相含量的压敏子单元与低导电相含量的压敏子单元的电阻随压力变化趋势相反而随温度变化趋势相同,故可采用基于这两种压敏子单元的差动电桥来降低温漂提高灵敏度。由于传统的压敏子单元都采用三明治探头具有两层电极结构,且增加压敏子单元的数量会增加电极数量,使探头结构更为复杂。但是在很多工程应用中能够安装传感器的空间狭小,因此,亟需精简探头结构,以使其能安装于空间狭小的结构中以完成测量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同面共享电极型差动压力传感探头及其研制方法。所述的同面共享电极型差动压力传感探头包括电极层、压阻材料层和高分子层。电极层由覆合有三条相互平行的金属电极的绝缘薄膜构成;高分子层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压阻材料层包括负压阻系数敏感膜和正压阻系数敏感膜;负压阻系数敏感膜由横跨在第一条边缘电极和中间电极之间的高碳纳米管含量的碳纳米管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构成,正压阻系数敏感膜由横跨在第二条边缘电极和中间电极之间的低碳纳米管含量的碳纳米管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构成。
所述的同面共享电极型差动压力传感探头的研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绝缘薄膜上覆合三条相互平行且宽度均为1毫米的金属电极作为电极层,第一条边缘电极和中间电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26厘米、中间电极和第二条边缘电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68厘米;将电极层置于旋转平台上备用,并确保覆合有三条电极的一侧向上;
将平均长度为10微米和平均直径为15纳米的碳纳米管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按0.11∶1的质量比混合,利用机械搅拌和超声振荡使碳纳米管在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溶剂构成的混合溶液中分散,待有机溶剂挥发后,形成高碳纳米管含量的碳纳米管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将高碳纳米管含量的碳纳米管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滴入固定于旋转平台上的电极层的第一条边缘电极和中间电极所围成的区域;把高碳纳米管含量的碳纳米管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旋涂成所需厚度;去除溢出在第一条边缘电极和中间电极所围成的区域之外的高碳纳米管含量的碳纳米管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使高碳纳米管含量的碳纳米管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成为横跨在第一条边缘电极和中间电极之间的宽度为0.38厘米的矩形薄膜,进而完成压阻材料层的负压阻系数敏感膜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