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启停系统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0212.4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娟;李正斌;付希;仇健荣;闫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钱江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系统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用于汽车启停系统的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及外部封装结构;所述外部封装结构将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及电解液封装其间;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层叠设置,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分别位于隔膜两侧,并分别与隔膜相互贴合;所述正极片包括片状式正极集流体及正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正极材料层由正极活性料、正极导电剂和正极粘结剂组成;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负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料、导电剂、增稠剂以及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所述正极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所述正极活性料为P2型磷酸铁锂,所述正极活性料的粒径为D50<0.7μm,比表面积为11~17m2/g;所述正极集流体为涂碳铝箔,且所述涂碳铝箔的厚度为16~17μm,所述涂碳铝箔通过在铝箔两个相对的表面涂上纳米碳黑形成纳米碳黑涂层,所述纳米碳黑涂层的厚度为3~4μm;
所述负极活性料为CP5-2型石墨,负极导电剂为导电炭黑和纳米碳管导电浆,负极粘结剂为丁苯橡胶,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所述石墨、羧甲基纤维素、导电炭黑、纳米碳管导电浆与丁苯橡胶的重量比为(94.5~94.8):(1.2~1.6):(1.2~1.6):(0.2~0.5):(1.5~2.0);且石墨的粒径为6~7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启停系统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层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正极材料层与所述负极材料层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隔膜隔开,且分别与所述隔膜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启停系统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层的面密度为158~162g/m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启停系统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2型磷酸铁锂、导电炭黑、聚偏氟乙烯的重量比为(88.5~88.7):(4.5~5.0):(5.5~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启停系统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负极集流体的厚度为8~11μm;所述负极材料层的面密度为83~87g/m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启停系统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进一步包括正极耳,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电连接;所述负极片进一步包括负极耳;所述负极耳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电连接;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用于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外部电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钱江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钱江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2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