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TN玻璃抛光用吸附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0851.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谭鸿;李加海;何成生;李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30 | 分类号: | B24B37/30;B29C69/00;B29C51/00;B29C35/02;B29C71/04;B29C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层 吸附垫 玻璃抛光 表面吸附层 多孔状结构 含氟聚氨酯 多孔膜 隔离层 双面胶 聚氨酯树脂组合物 使用寿命延长 从上到下 平均孔径 使用寿命 研磨 保护膜 离型纸 抛光盘 抛光液 疏水性 水滴形 网状孔 微米孔 致密层 吸附 制备 摩擦 | ||
本发明涉及STN玻璃抛光用吸附垫,吸附垫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离型纸、双面胶、PET膜、双面胶、含氟聚氨酯多孔膜以及保护膜;含氟聚氨酯多孔膜从上到下依次是表面吸附层、第一发泡层、第二发泡层、第三隔离层以及第四发泡层,表面吸附层为致密层;第一发泡层以及第二发泡层均为水滴形多孔状结构,第四发泡层为平均孔径在200‑400μm的椭圆形多孔状结构,第三隔离层为孔径2‑20μm的圆形微米孔形成的网状孔结构;由本发明提供的STN玻璃抛光用吸附垫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能够减缓抛光液的渗透,能很好地将抛光盘摩擦产生的热量散去,使研磨吸附垫的使用寿命到达72‑75小时,比使用先前已知的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制备的STN玻璃抛光用吸附垫使用寿命延长了20‑30小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TN玻璃抛光用吸附垫。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质量的提高,STN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STN 玻璃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要保证这三大因素,就得有一套完整抛光工艺流程的支持,因此,STN玻璃的抛光工艺流程的好坏决定了STN玻璃的质量,STN玻璃在进行抛光的过程中,需要将STN玻璃放置在抛光垫上,并对STN玻璃进行抛光,国内现所使用的吸附垫有三种;1、氧化铈下垫,2、抛光毡,3、抛光布。现有技术中生产的吸附垫可以实现对STN 玻璃的研磨,但是现有技术中生产的吸附垫,其吸附性较差,STN玻璃在进行研磨时,吸附垫容易脱落,使用寿命比较短,不利于吸附垫的长期使用;STN玻璃在进行研磨时,需要将TFT显示屏放置在水中进行研磨,因此,吸附垫需要一定的防水性,现有技术中生产的吸附垫,防水性能比较差,不利于研磨垫的长期使用。
聚氨酯作为一种优异物理力学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寒性、耐水性、耐有机溶剂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高分子材料。近年也已作为电子显示屏精抛材料用于平板等电子产品显示屏玻璃抛光处理过程中,但采用普通聚氨酯材料制作的显示屏玻璃研磨吸附垫,因需要使用大量小分子表面活性才能形成多孔膜,使得本身极性较强的聚氨酯多孔膜容易吸入抛光液和水,严重影响吸附垫的使用寿命,同时抛光液也容易粘附在抛光的玻璃边缘难于清洗,吸附垫表面的不平整性易导致产品加工过程中有质量缺陷。
氟原子具有强的诱导效应和体积排斥效应,将它引入聚合物分子结构中,聚合物展现了独特的低表面自由能,低摩擦系数、低介电常数和低功耗,低吸水率,润滑性,热稳定性,突出的憎水憎油和抗粘附特性。含氟聚氨酯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将含氟基团引入聚氨酯结构中, 既保留了聚氨酯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微相分离特征, 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聚氨酯的表面性能和整体性能。另外,丙烯酰双季铵盐具有较长的疏水链和高表面活性,且在一定温度下可聚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使其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且水溶性低。
鉴于现有产品的缺点,如何生产出一种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耐热及耐化学品性、低吸水性、自清洁性的吸附垫成为众多厂家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STN玻璃抛光用吸附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STN玻璃抛光用吸附垫,所述吸附垫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离型纸、双面胶、PET膜、双面胶、含氟聚氨酯多孔膜以及保护膜;所述含氟聚氨酯多孔膜从上到下依次是表面吸附层、第一发泡层、第二发泡层、第三隔离层以及第四发泡层,所述表面吸附层为致密层;所述第一发泡层以及第二发泡层均为水滴形多孔状结构,所述第二发泡层的水滴形孔大于第一发泡层的水滴形孔,所述第四发泡层为平均孔径在200-400μm的椭圆形多孔状结构,所述第三隔离层为孔径2-20μm的圆形微米孔形成的网状孔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STN玻璃抛光用吸附垫的加工工艺的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研磨垫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面精密研磨机用真空吸附式下研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