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建筑用构件的运输沉放船及运输沉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3196.4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苏长玺;冯海暴;马宗田;曲俐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4 | 分类号: | B63B1/14;B63B27/08;B63B27/1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7 | 代理人: | 王月玲;王中云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建筑 构件 运输 沉放船 方法 | ||
1.一种利用水下建筑用构件的运输沉放船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下建筑用构件的运输沉放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首尾依次相连的分船体,相邻的两个所述分船体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连接件;每个所述分船体均为双体船式结构,包括沿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甲板桥,所述甲板桥沿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可伸长或缩短;
所述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待运输沉放的水下建筑用构件的长度,通过拆离相邻两个分船体之间的连接件分离所述分船体,通过调节每个分船体之间的分离距离将船体的长度调节至与所述水下建筑用构件的长度相匹配;
根据所述水下建筑用构件的宽度,通过甲板桥的伸缩将所述船体的宽度调节至与所述水下建筑用构件的宽度相匹配;
将所述水下建筑用构件连接于所述船体的底部;
运输沉放船采用自航方式将所述水下建筑用构件运输至预定位置,在航行过程中,位于船体尾端的分船体提供前进动力,位于船体首端的分船体控制航行方向;
运输沉放船到达预定位置后,将所述水下建筑用构件沉放至水下,运输沉放船返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桥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所述甲板桥包括与所述第一浮体相连接的第一桥板和与所述第二浮体相连接的第二桥板,所述第一桥板和第二桥板通过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梁为多根,多根所述伸缩梁均布于所述第一桥板和第二桥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包括用于提供前进动力的主推进器和用于控制航行方向的侧推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推进器设置在位于船体尾端的分船体的尾部,所述侧推器设置在位于船体首端和尾端的分船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船体首端的分船体上设置有动力定位单元和/或航迹追踪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船体首端的分船体的船首设置有导流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船体上设置有用于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沉放单元,所述沉放单元包括配套设置于所述甲板桥上的绞车和缆索升降机,以及位于所述甲板桥下方的吊钩,所述绞车、缆索升降机和吊钩通过缆索依次连接,所述吊钩与所述水下建筑用构件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沉放水下建筑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升降机和吊钩沿所述船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可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1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烟净化模块及排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净化组件及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