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丰辣酱发酵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59361.7 申请日: 2017-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6820087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蒋立文;曾桦;廖卢艳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L27/60 分类号: A23L27/60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代理人: 何为,袁颖华
地址: 410128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永丰 辣酱 发酵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的永丰辣酱的发酵技术。

背景技术

永丰辣酱为湖南双峰特产,是以肉质肥厚、辣中带甜的灯笼椒为主要原料,搀拌一定份量的小麦、黄豆、糯米,依传统配方、科学办法晒制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气味芳香,辣而带甜,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且具有消食增欲,驱寒祛湿,调节人体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永丰辣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南省双峰县《关于划定永丰辣酱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建议的函》(双政函〔2006〕5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印塘乡、走马街镇、梓门桥镇、沙塘乡、石牛乡等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永丰辣酱目前基本上沿袭传统的生产工艺,每年五月份开始制曲,即先选用小麦,经过蒸煮、自然制曲后晒干、打磨,加入适当比例的盐水调配,晒制一定时间后再加入当地特色的剁碎后的新鲜灯笼椒进行混合,在自然光照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发酵60-180d甚至更长,有明显的酱香味。具体地,该传统永丰辣酱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选料:选取成熟小麦2kg,以及当地特产灯笼椒10kg,食用盐按照12%(W/W计算);

2)蒸煮:将小麦洗净后,放入高压锅蒸熟,大约蒸煮1小时,然后取出,冷却;

3)自然制曲:将煮好的小麦装好,置于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发酵3-7d左右;

4)自然晒干:将成熟曲料利用自然条件晒干并粉碎;

5)混合原料:按小麦:水(重量比1:3)的比例混合,盐度控制在9%,搅拌;

6)自然发酵:在酱缸中自然发酵30-40d左右,有明显的酱香味;

7)新鲜本地辣椒经过清洗、去把、去蒂等、搅碎,按照20-30%(相对于酱坯重量)辣椒酱混合继续晒制约30-40d。酱香浓郁,颜色呈暗红色,即为成品。

上述传统工艺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1)沿袭古代“五月五,穿黄衣”的古训,一般因为端午节前后气温相对较高。制曲季节性选择非常强,都是在最炎热的伏天人工踩曲,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生态活跃是这段时间制曲的主要特点。但受到季节限制严重,每年就只有这段时间可以制曲;2)采用自然发酵的方式,周期长,且容易出现曲料被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感染,品质控制难度大,微生物酶的活性差异很大,无法保障产品品质的一致,产品还经常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安全隐患;3)采取晒酱的方式,采用太阳光线照射,依靠天气控制,人工搅动,周期无法控制;4)辣椒一定需要等新鲜辣椒上市后再将特色的本地辣椒进行收购、清洗、搅碎,然后与晒制一段时间的小麦酱混合继续发酵,操作复杂;5)自然制曲后按照当地的习俗和生产传统,需要将曲料进行晒干后搅碎再加盐水进行露天晒制,操作难度大,工艺参数随机性大,也造成生产工艺不稳定;6)没有统一的成品标准,产品食盐含量高,不利于产品推广。

并且,永丰辣椒酱虽然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基础研究不是很多,使该传统产业的发展面临很多的瓶颈。其生产也是基于传统生产模式、小作坊式,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可以依托的数据,产业技术革新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无论是制曲和发酵都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并发挥多酶系的作用。且由于多为自然制曲发酵,工艺步骤难控制,大多凭借农户的长期制作经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一定安全问题,如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发酵周期长、含盐量高达10%以上,从而影响了永丰辣酱的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

目前关于永丰辣椒酱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优势微生物的发酵条件探讨、产品降盐、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控制途径方面。虽然,苏东林等在“永丰辣酱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优势菌及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分析”中指出永丰辣酱的自然发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酶系活力大小、发酵pH值、气温高低、麦子的化学成分、食盐浓度、原料附生微生物的数量及比例、溶氧浓度等,通过对不同发酵阶段进行微生物分析,表明其中优势微生物霉菌主要是米曲霉。但是在永丰辣酱发酵酿造方面的报道研究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永丰辣椒生产过程的问题,提供一种永丰辣酱发酵制备方法,该方法改传统自然发酵为纯种分阶段发酵、小麦制曲发酵采用恒温发酵方式,辣椒发酵同步进行,最后混合进行发酵,可以有效缩短发酵周期,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安全隐患。使这一传统产品吸取精华,保障产品质量,确保安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9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