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路体状态的探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0175.5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肖小良;王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经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V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状态 探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探测技术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路路体状态的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负荷不断增加,路基空洞、结构层脱空、土质疏松等道路塌陷隐患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雷达检测技术作为检测道路塌陷隐患的有效手段,具有快速、无损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城市道路病害的检测和控制,减少由道路病害酿成的交通事故,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近几年,雷达检测技术取得了飞快发展。雷达类型逐渐从利用通用型的探地雷达向研制满足城市道路病害检测需求的车载系统而转变。雷达收/发天线由全向辐射的非屏蔽天线发展成针对地下定向辐射的屏蔽天线,从而减少地面上的树、石头、建筑物等环境对探测结果的干扰。雷达接收的电磁信号由单一频率发展成多种频率,满足了不同探测深度和较高分辨率的要求。
目前研制的城市道路土体病害检测方式可分为人工模式和车载模式。人工模式虽然检测精度较高,但由于自身限制不能满足城市道路大规模普测阶段。车载模式虽然能够提高检测效率,但是在硬件设备能够保证电磁波遥感雷达探测精度较高的前提下,车载系统移动速度最高时速不能超高20km/h,否则会造成采集数据的丢失,严重影响道路土体病害检测的准确度。同时,快速检测对雷达数据采集、导航定位和摄影测量的自动同步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上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能满足快速同步自动化采集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路体状态的探测系统,以至少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能满足快速同步自动化采集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道路路体状态的探测系统,包括:雷达系统、控制系统、采集系统、导航系统和摄像测量系统,其中,控制系统,用于依据距离测量装置产生的脉冲信号,触发采集系统对道路的路体状态的探测;采集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依据脉冲信号启动对道路的路体状态的探测;雷达系统,与采集系统连接,用于探测道路的路体状态,得到探测参数;导航系统,与采集系统连接,用于提供位置坐标,并依据探测的空间位置生成探测轨迹;摄像测量系统,与采集系统连接,用于通过拍摄在探测过程中道路的各个空间位置,生成路面影像;采集系统,还用于存储探测参数,并将探测参数与空间位置和路面影像进行处理,得到道路的路体状态信息。
可选的,雷达系统包括:发射机、雷达收/发天线、接收机和控制器,其中,发射机,用于产生探测波;雷达收/发天线,与发射机连接,用于依据探测波对道路的路体状态进行探测;接收机,与雷达收/发天线连接,用于对路体状态进行采样;控制器,分别与雷达收/发天线雷达收/发天线和接收机连接,用于配置雷达收/发天线雷达收/发天线的探测频率和接收机的采样率。
进一步地,可选的,雷达收/发天线包括:背向屏蔽式地面耦合天线。
可选的,接收机包括:高频带宽雷达接收机,其中,高频带宽雷达接收机包括:数/模转换采样芯片和延时芯片,用于通过数/模转换采样芯片和延时芯片将采样率提升至预设阈值。
进一步地,可选的,接收机还包括:灵敏度时间控制电路STC或事变增益放大电路TVG。
可选的,控制系统包括:距离测量装置和雷达系统控制接口,其中,距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道路的测量距离,通过测量过程正产生的脉冲信号,生成触发信号;雷达系统控制接口,与距离测量装置连接,用于依据触发信号触发雷达系统采集。
进一步地,可选的,距离测量装置包括:光电编码器和测量轮,其中,测量轮,用于探测距离,并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脉冲信号;光电编码器与测量轮同轴,用于依据脉冲信号,生成触发雷达系统开启采集的触发信号。
可选的,光电编码器包括:增量式位移检测传感器。
可选的,导航系统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北斗导航系统。
可选的,摄像测量系统包括:摄像机,其中,摄像机安装于车体两侧及车体后方,用于监测路面状况。
进一步地,可选的,采集系统,用于对雷达系统,导航系统和摄像测量系统进行参数设置、数据实时显示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经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经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测距仪
- 下一篇:一种快速因式分解后向投影SAR自聚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