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持增减压速率一致性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0489.5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风;俞伟;戚晓伟;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1755 | 分类号: | B60T8/1755;B60T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汽车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增减 速率 一致性 汽车 电子 稳定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持增减压速率一致性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包括:制动主缸、左前轮缸、右前轮缸、左后轮缸和右后轮缸;制动主缸通过第一主管路分别连通左前轮缸和右后轮缸;制动主缸通过第二主管路分别连通右前轮缸和左后轮缸;分别与左前轮缸、右前轮缸、左后轮缸和右后轮缸连通的第一增压阀、第二增压阀、第三增压阀和第四增压阀的阀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节流孔和其阀体上的油口处设置有第二节流孔。在车辆制动时,制动主缸建立压力,制动液经过限压阀、增压阀进入轮缸,由于增压阀的第一节流孔和第二节流口的结构设计,使制动液进入前轮轮缸的增压速率和后轮缸的增压速率保持一致性,避免了后轮先抱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制动及其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持增减压速率一致性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般前置前驱的汽车中,前轴的载荷大于后轮的载荷,为了更大程度的利用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通常前轮轮缸直径大于后轮轮缸直径,以在前轮产生更大的制动力;在车辆制动过程中,随着车辆减速度的产生,车辆的前后轴轴间载荷发生变化,前轮载荷增大,后轮载荷减小,在相同的制动液压力下,后轮更容易抱死;同时,后轮的轮缸体积较小,如制动过程中进入前后轮轮缸的制动液流量相同,则后轮的增压速率要高于前轮,使后轮比前轮更易抱死。而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后轮抱死会使车辆极易发生侧滑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增减压速率一致性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保持增减压速率一致性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包括:制动主缸、左前轮缸、右前轮缸、左后轮缸和右后轮缸;
所述制动主缸通过第一主管路分别连通所述左前轮缸和所述右后轮缸;
所述制动主缸通过第二主管路分别连通所述右前轮缸和所述左后轮缸;
所述左前轮缸通过一条支路依次连通第一减压阀、第一单向阀、第一柱塞泵、第一阻尼器、第一限压阀和所述制动主缸;所述左前轮缸通过另一条支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增压阀、所述第一限压阀和所述制动主缸;
所述右后轮缸通过一条支路依次连通第二减压阀、第一单向阀、第一柱塞泵、第一阻尼器、第一限压阀和所述制动主缸;所述右后轮缸通过另一条支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增压阀、所述第一限压阀和所述制动主缸;所述制动主缸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管路连通有第一吸入阀;
所述右前轮缸通过一条支路依次连通第三减压阀、第二单向阀、第二柱塞泵、第二阻尼器、第二限压阀和所述制动主缸;所述右前轮缸通过另一条支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三增压阀、所述第二限压阀和所述制动主缸;
所述左后轮缸通过一条支路依次连通第四减压阀、第二单向阀、第二柱塞泵、第二阻尼器、第二限压阀和所述制动主缸;所述右后轮缸通过另一条支路依次连通所述第四增压阀、所述第二限压阀和所述制动主缸;所述制动主缸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管路连通有第二吸入阀;
其中,所述第一增压阀、第二增压阀、第三增压阀和第四增压阀的阀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节流孔和其阀体上的油口处设置有第二节流孔。
本发明提供的保持增减压速率一致性的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在车辆制动时,制动主缸建立压力,制动液经过限压阀、增压阀进入轮缸,由于增压阀的第一节流孔和第二节流口的结构设计,使制动液进入前轮轮缸的增压速率和后轮缸的增压速率保持一致性,从而避免了后轮先抱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塞泵和所述第二柱塞泵分别与电机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对于调控左后轮缸和右后轮缸,所述第二节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节流孔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