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角质酶变温催化莱苞迪苷B制备莱苞迪苷D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3498.X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6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夏咏梅;邢海根;方云;孙景文;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山东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56 | 分类号: | C12P19/56 |
代理公司: | 23211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角质 酶变温 催化 莱苞迪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角质酶变温催化莱苞迪苷B制备莱苞迪苷D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来源于Thermobifida fusca的角质酶,催化RB与槐糖的酯化反应;通过程序降温反应,降低酶的热失活并提高传质效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甲醇、DMSO、DMF等溶剂中催化RB生成RD的反应,安全、高效、选择性高。此外,通过分阶段变温酯化,既加快反应的初速度,又通过生成的RD增溶RB,改善传质,加快反应速度。总的来说,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产物分离纯化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角质酶变温催化莱苞迪苷B制备莱苞迪苷D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莱苞迪苷D(RD),(4R)-13-[[2-O-(β-D-Glucopyranosyl)-3-O-(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oxy]kaur-16-en-18-oic acid 2-O-(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 ester,是一种微量存在于甜叶菊中的天然甜味剂,其味质比目前通用的、可大量获得的莱苞迪苷A(RA)更接近蔗糖。RD一般用于RA或其它甜味剂的增味。RD作为甜菊糖产品中少量含有的物质在2010年9月通过了GRAS认证,作为高纯化合物在2015年4月通过了GRAS认证。
目前RD的获得主要靠植提,其人工合成还少见报道。RD的结构类似物莱苞迪苷B(RB),1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ent-13-hydrox y-kaur-16-en-19-oic acid,是莱苞迪苷D水解掉碳19位的槐糖后得到的一种甜菊苷,也是一种少量(一般不超过0.1%)存在于甜叶菊中的天然甜味剂,有后苦味,但它可以通过酶或碱催化水解RA脱除RA碳19位的一分子葡萄糖而大量获得。因此从结构上分析,可以通过RB的槐糖酯化来大量制备RD。
酯化反应可以通过酸或酶催化来进行。一方面,酸催化的酯化容易发生,但是要先保护RB分子碳13位上糖的羟基,以避免RB分子间的酯化。常见的糖羟基保护有众所周知的乙酰化反应,也曾用于三氯蔗糖合成中的糖羟基保护。另一方面,酶催化酯化比化学催化酯化温和,专一性强但。如果RB的槐糖酯化能够通过专一的选择性酯化实现,就可以避免保护和脱保护反应。糖酯的酶催化合成也多见报道,常用的有十多种商品化的脂肪酶,但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还是Novozym435。例如用Novozym435催化月桂酸和蔗糖在叔丁醇中的反应,可得到月桂酸蔗糖单酯和月桂蔗糖二酯。再如用Novozym435可催化合成海藻糖硫辛。不同来源的酶对于底物酰化试剂链长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多种来源于细菌和真菌的微生物细胞能够催化葡糖单酯合成反应,且假单胞菌属和真菌全细胞的反应活性与培养基中碳源种类显著。但是,RB是含有3个糖分子残基的酸,和上述脂肪酸完全不同。通过对现有二十余种商品脂肪酶的筛选,没有发现能够催化RB的槐糖酯化反应的脂肪酶。这可能是由于RB的溶解性问题,以及RD上羧基较大的空间位阻,故而上述脂肪酶均不能催化RB与槐糖的酯化反应;此外,RB的良溶剂往往对脂肪酶的活性有较大损伤,这也使得RB的酶催化槐糖酯化一直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角质酶催化莱苞迪苷B制备莱苞迪苷D的方法,具有转化率高、速度快、选择性高、分离纯化简单等优点。
所述方法是以来源于Thermobifida fusca的角质酶,催化RB与槐糖的酯化反应;通过程序降温反应,降低酶的热失活并提高传质效应。
来源于Thermobifida fusca的角质酶催化RB与槐糖的酯化反应制备RD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山东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山东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4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泡高熬温淀粉糖浆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配药压力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