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4,7-三羟基异黄酮或3-甲氧基大豆素在制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0868.2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赖仞;申传斌;吕秋敏;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P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异黄酮 甲氧基 大豆 制备 抑制 血小板 聚集 血栓 药物 中的 应用 | ||
1.3,4,7-三羟基异黄酮在制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具有式I所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小板聚集由胶原和二磷酸腺苷诱导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按照不同体重的患者给药量≥10μmol/kg。
5.3,4,7-三羟基异黄酮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的结构式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中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栓为由血小板聚集引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按照不同体重的患者给药量≥100μmol/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08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