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鉴定米象和玉米象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1518.8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培安;李非凡;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鉴定 玉米象 试剂盒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米象和玉米象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检测鉴定技术领域,试剂盒包括以下两对引物对中的至少一对:引物对1由序列1和序列2两条单链DNA组成,序列1:5’‑TTGATTACTTCCACCCTCC‑3’,序列2:5’‑AAGTATAGTGATTGCTCCT‑3’;所述引物对2由序列3和序列4两条单链DNA组成,序列3:5’‑TTATTAGTTACGAAAGAGGA‑3’,序列4:5’‑ATCAAAGGGATGTAGGAGAA‑3’;鉴定米象和玉米象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提取米象或玉米象的基因组DNA,将基因组DNA置于‑20℃下;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对引物对1和引物对2进行PCR扩增;将PCR扩增产物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并成像分析。本发明中的鉴定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米象和玉米象,为害虫防治技术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鉴定米象和玉米象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米象和玉米象同属鞘翅目象甲科米象属,是该属中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经济意义最大的两种仓储害虫。现有研究表明,米象和玉米象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其幼虫和成虫可危害谷物、豆类、油料等多种农产品与其加工产品,大量发生时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毁灭性储粮害虫。近年来研究发现,米象和玉米象在生活习性上有很多区别。例如,玉米象的耐寒力显著强于米象,表明低温杀虫技术对米象的防治效果好,而对玉米象无效。此外,在生殖力、野外生存能力、对药剂抗性遗传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快速识别害虫种类,对于合理选择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米象和玉米象的外部形态非常相似,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外部形态特征对两种害虫进行分类鉴定,只能依靠解剖成虫的外生殖器进行鉴别,这就对鉴定人员的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能满足快速、准确鉴定的需求。
目前未见有关米象和玉米象的分子鉴定方法研究,而通过传统的分子检测方法,利用DNA测序技术虽然能够准确鉴定,但一方面测序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测序过程所需时间周期比较长,达不到快速的要求。因此目前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快速灵敏的鉴定检测方法,以便对米象和玉米象作出准确、快速的鉴定,从而为害虫防治技术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确保我国储粮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米象和玉米象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以下两对引物对中的至少一对:引物对1由序列1和序列2两条单链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序列1:5’-TTGATTACTTCCACCCTCC-3’,序列2:5’-AAGTATAGTGATTGCTCCT-3’;引物对2由序列3和序列4两条单链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序列3:5’-TTATTAGTTACGAAAGAGGA-3’序列4:5’-ATCAAAGGGATGTAGGAGAA-3’;所述序列1由19个核苷酸组成,序列2由19个核苷酸组成,序列3由20个核苷酸组成;序列4由20个核苷酸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缓冲液、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
进一步地,所述引物对1和引物对2中的两条单链脱氧核糖核酸的摩尔数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引物对1特异于米象,引物对2特异于玉米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应用于鉴定米象和玉米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提取米象或玉米象的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将提取的脱氧核糖核酸置于-20℃下,备用;
(2)以步骤(1)中备用的脱氧核糖核酸为模板,分别对引物对1和引物对2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即可得到相应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
(3)将步骤(2)中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溴化乙锭染色后,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并成像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财经大学,未经南京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1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胃癌的lncRNA标志物
- 下一篇: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