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机混联驱动模块及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2270.7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郝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博易控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6/44;B60K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驱动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混联驱动模块,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驱动模块的车。
背景技术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因其环保的优点逐渐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目前的新能源车型分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然其不足之处在于,其结构均采用电机直驱方式及干式离合器,并且无减速装置,因而导致电机体积较大,导致整车布置受到很多的局限,给整车厂的组装也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新能源客车驱动需求扭矩大,干式离合器发热量大,易磨损,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电机混联驱动模块,能够减小电机的体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双电机混联驱动模块的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电机混联驱动模块,主驱电机连接有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一对减速齿轮副相连接,为输出轴提供第一输出动力;与所述第一输入轴相平行的第二输入轴,通过齿轮副与输出轴相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连接有两个集成的离合器,ISG电机和发动机通过与离合器连接,为输出轴提供第二动力输出。
作为优选,所述离合器为湿式离合器,由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组成;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共用一个壳体,壳体内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钢片,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的钢片通过轮毂相隔离,钢片之间设有摩擦片,第一离合器的摩擦片连接为一体,第二离合器的摩擦片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第一离合器的摩擦片与第三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三输入轴与发动机相连接;轮毂中心与第二输入轴相连接,第二输入轴的另一端与ISG电机相连接;第二离合器的摩擦片与一个齿轮相连接,该齿轮套在所述第二输入轴外围,并且与和输出轴相连接的齿轮啮合。
作为最优的一种方案,第三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处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优选,第二输入轴与轮毂相连接,第一离合器的摩擦片连接有齿轮一,第二离合器的摩擦片连接有齿轮二;第三输入轴的一端连接有齿轮三,齿轮三与齿轮一相啮合,另一端连接有发动机;齿轮二与和输出轴相连接的齿轮啮合。
进一步优选地,第三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相平行,且齿轮三的半径大于齿轮二的半径。
作为优选,离合器套设在轴上,离合器的轮毂与第一齿轮集成,第一离合器的摩擦片连接有第二输入轴,第二输入轴连接有发动机;第三输入轴的一端与ISG电机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二离合器的摩擦片连接有第三齿轮,在第一输入轴上相对位置设有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优选地,第三齿轮的半径大于第四齿轮的半径,第一齿轮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的半径。
优选地,与输出轴相连接的齿轮的半径大于任何与其相啮合的齿轮的半径。
一种具有双电机混联驱动模块的车,包括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模块。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利用双电机能够保证安全性,在某一电机出现故障时,仍能够保证正常工作;同时,通过利用该结构,针对城市拥堵工况,具有串联模式的混联混合动力效率更高,湿式离合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同时根据发动机选型,电池容量多少,及续驶里程要求,可以演变为增程式混合动力,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公开的第一种双电机混联驱动模块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公开的第二种双电机混联驱动模块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公开的第二种双电机混联驱动模块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主驱电机;2、第一输入轴;3、ISG电机;4、第一离合器;5、第二离合器;6、发动机;7、第二输入轴;8、第三输入轴;9、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博易控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博易控驱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2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助力的农用平地机
- 下一篇:一种能平整和夯实土壤的土壤夯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