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氟苯甲腈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5294.8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少征;俞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3/30 | 分类号: | C07C253/30;C07C255/5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陈杰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氟苯甲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氟苯甲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2,6‑二氯‑3‑氟苯乙酮、铜盐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溶剂A的加入到高压釜中,通入氨气和氧气进行腈化反应,其中,所述铜盐催化剂为碘化亚铜或三氟甲磺酸铜或硫酸铜或醋酸铜;(2)将2,6‑二氯‑3‑氟苯甲腈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全氯化得到2,3,4,6‑四氯‑5‑氟苯甲腈;(3)将2,3,4,6‑四氯‑5‑氟苯甲腈、KF和相转移催化剂加入到溶剂B中,经氟化反应得到五氟苯甲腈。本发明中所利用2,6‑二氯‑3‑氟苯乙酮是生产2,4‑二氯‑5‑氟苯乙酮的副产物,单循环总收率可达83%;原料廉价易得,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环境;本合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收率较高,纯度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物中间体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氟苯甲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五氟苯甲腈(CAS号:773-82-0),结构如式(Ⅰ)所示,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和液晶中间体,无色液体,熔点:2.4℃,沸点为162-164℃,常温下能挥发,由于含活性氟离子较多,经过水解后变成五氟苯甲酸,再经过氢化还原成为四氟苯甲酸。四氟苯甲酸是合成第三代喹酮类药物洛美沙星(Lomefloxain)、氧氟沙星(Ofloxacin),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斯帕沙星(Sparfloxacin)等的起始原料;也可以通过水解然后霍夫曼降解得五氟苯胺,再经重氮化可以合成一系列五氟苯类化合物。
国内外公开的有关五氟苯甲腈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五氟碘苯和五氟溴苯为原料,与氰化亚铜在吡啶或DMF高温下,合成五氟苯甲腈。如美国专利US3150163和US3284484;该方法虽然反应步骤较短,但是起始原料价格比较贵,反应的收率和产品的纯度均不甚理想。(2)以五溴碘苯甲腈为原料,与KF以苯甲腈为溶剂在高压釜300℃,20小时经氟化反应合成五氟苯甲腈。如US4684734。该方法起始原料价格比较贵,反应条件比较苛刻,没有实用价值。(3)以五氯碘苯甲腈为原料,与KF和在聚乙二醇或者环丁砜等溶剂中发生氟化反应合成五氟苯甲腈,如专利GB1026290,JP60036453,JP59222463,JP60184057,JP59152361和JP2005112745等。该方法所用到的原料五氯碘苯甲腈市场上比较易得,而且收率也比较高,是目前五氟碘苯甲腈制备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氟苯甲腈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直接使用生产2,4-二氯-5-氟苯乙酮的副产物2,6-二氯-3-氟苯乙酮为原料,经苯乙酮腈化、氯化和氟化制备五氟苯甲腈;该路线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操作步骤简单,产物收率高,成本较低等优点,同时实现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具有较高的工业化价值。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五氟苯甲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2,6-二氯-3-氟苯乙酮、铜盐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溶剂A的加入到高压釜中,通入氨气和氧气进行腈化反应,于100~200℃、2~10atm压力下,反应5~10h得到2,6-二氯-3-氟苯甲腈,其中,所述铜盐催化剂为碘化亚铜或三氟甲磺酸铜或硫酸铜或醋酸铜;
(2)将步骤(1)得到的2,6-二氯-3-氟苯甲腈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氯化反应得2,3,4,6-四氯-5-氟苯甲腈,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8~12h;
(3)将步骤(2)得到的2,3,4,6-四氯-5-氟苯甲腈、氟化钾和相转移催化剂,在溶剂B中进行氟化反应,得到最终产物五氟苯甲腈,反应温度为150~270℃,反应时间为6~20h。
本发明采用的合成路线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