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灾预警与主动疏导物联网及预警、疏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1444.6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计超;葛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美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6Q10/0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预警 主动 疏导 联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灾预警与主动疏导物联网及预警、疏导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和使用的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分成两类,传统火灾报警系统和现代火灾报警系统,其中传统火灾报警系统仍被广泛使用。
从检测原理分析,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一般采用单一的感温或感烟方式。感温探测器测量由于火灾而引起的环境温度的升高量或超过设定的报警阈值来启动报警;感烟传感器以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离子感烟探测器居多,火灾发生时会伴有大量的烟雾,当烟雾浓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则发出报警。
现有的报警系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火灾的发生是一个伴随着大量物理、化学反应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这些单一的传感器仅仅探测火灾的一种特征,并没有考虑环境状况变化的多个因子,因此选择适当的报警阈值是不容易的。当报警阈值设置过低时,则会在香烟、烹饪烟雾、水蒸气等干扰下产生误报警;如果报警阈值设置过高,则会在有真正的火灾危险时不报警。无灾误报和有灾不报的问题屡屡发生。
其次,这种传统的单一的火灾报警系统不能联网,不能进行数据统计和实时在线监控,在火灾发生后,不能准确的知道到底是哪个点或者方位出现火灾,不能提供快速有效的处理和主动疏导。
现代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多参数化和网络化。例如哈尔滨东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DBE6000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武汉光明仪表厂JB-TB-GM400型火灾报警系统,都是目前市场上最新的火灾报警系统。这些现代火灾预警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将温感和烟感相结合,可以进行联网控制,有自动和手动操作功能。当火灾发生后,可以根据系统所设定的阈值进行预警。这些火灾系统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监测参数仍然不足,没有突破现有手段,火灾报警判断缺乏科学性,没有细致分析火灾发生的特性,以及火灾发生后无法提供主动疏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灾预警与主动疏导物联网及预警、疏导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火灾预警与主动疏导物联网,包括监测模块、通信模块、综合管理模块、室内定位模块和智能终端;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相应位置的参数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监测模块的参数信息发送给综合管理模块;
所述综合管理模块用于接收监测模块传输的参数信息并对其处理,判断是否向智能终端发送疏散信号;
所述室内定位模块用于实时定位智能终端所在室内位置;
所述智能终端设置有疏散指引模块,用于室内导航、室内地图显示和疏散指引。
一种基于火灾预警与主动疏导物联网的火灾预警及疏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监测模块初始化,确定地址位置信息,判断系统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执行步骤2,否则重新启动系统;
步骤2、设置温度、湿度、CO浓度、CO2浓度、烟雾浓度的报警阈值;
步骤3、查看CO传感器、CO2传感器是否有零点漂移,如果有漂移则进行传感器校准;
步骤4、实时监测空气当中的温度、湿度、CO浓度、CO2浓度和烟雾浓度;
步骤5、满足下述两个条件中任一个则进行火灾预警:
(1)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差值连续20次大于设定阈值;
(2)CO、CO2和烟雾浓度中任一浓度值连续10次大于设定阈值;
步骤6、智能终端接收到预警信息,根据室内位置以及火灾发生位置,规划逃生路线;
步骤7、继续实时监测空气当中的温度、湿度、CO浓度、CO2浓度、烟雾浓度,若不满足预警条件则取消预警,并返回步骤4。
优选的,规划逃生路线的具体方法为:
第一步、根据现场实际地图建立现场环境模型图,并存储至智能终端,已知各个安全通道口和监测点的位置及检测的实时信息;
第二步、在系统报警状态下,计算定位人员与各个监测点的距离,确定距离最近的监测点为A点;
第三步、判断位置A点是否为报警状态,若A点为报警状态则标记该点位置,不计入路径规划,返回执行第二步,否则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每一个监测点都作为逃生路径的一个节点,通过Dijkstra算法,计算出A点到其余各个节点的最短距离,最终得出A点到各个安全通道口最短的路径;
第五步、判断各个最短路径中是否存在报警状态的节点,若存在报警状态的节点则忽略该条路径,返回执行第四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美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美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14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