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母端子和母端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3924.6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隆吉;栗田浩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187 | 分类号: | H01R13/187;H01R24/20;H01R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恰当的压力保持公端子的母端子和母端子的制造方法。母端子具备筒状的主体部和弹性接触板,该弹性接触板具有弹性,支承于主体部的内部,从供公端子插入的一侧的开口朝向另一侧的开口延伸。弹性接触板具备:第一部分,其与主体部的内表面相对,并与内表面分开;第1接触部,其配置于第一部分的靠另一侧的开口侧,与内表面接触;第二部分,其从第1接触部起朝向另一侧的开口呈拱状延伸;以及第2接触部,其配置于第二部分的靠另一侧的开口侧,与内表面接触。主体部将弹性接触板支承成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可在内表面上滑动。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母端子和母端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母端子主体部内具备用于压接地保持公端子的弹簧触点构件 (弹性接触板)的母端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该弹簧触点构件设置于母端子主体部内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首先,自构成母端子的板状基板延伸设置带状基板,使该带状基板弯曲,形成与弹簧触点构件相当的部分。接着,将带状基板折叠,以使该与弹簧触点构件相当的部分与板状基板抵接。然后,沿着母端子的开口将向外部突出来的部分切断。由此,形成弹簧触点构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6200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母端子的弹簧触点构件(弹性接触板)具备:可与公端子相接触的拱状部分;延伸设置片,其从拱状部分的端部朝向供公端子插入的开口延伸设置,与母端子主体部的内表面接触。在这样的母端子中,期望的是,延伸设置片的一个面的整个表面与母端子主体部的内表面接触。然而,若通过上述的切断加工形成弹性接触板,则存在如下情况:由于切断加工时的应力,仅延伸设置片的顶端与母端子主体部的内表面接触。在该情况下,当将公端子插入母端子时,弹性接触板的与母端子主体部的内表面接触的接触部分的位置或面积随着公端子的插入而变化,因此,保持公端子的压力变得不稳定。作为结果,难以以恰当的压力保持公端子。另外,由于切断加工时的应力的变化,从而弹性接触板的端部的形状、接触位置、面积等变化,导致在产品间产生特性的偏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恰当的压力保持公端子的母端子和母端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母端子具备:
导电性的筒状的主体部;以及
导电性的弹性接触板,其具有弹性,支承于该主体部的内部,从供公端子插入的一侧的开口朝向另一侧的开口延伸,
所述弹性接触板具备:
第一部分,其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相对,并与该内表面分开;
第1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靠所述另一侧的开口侧,并与所述内表面接触;
第二部分,其从所述第1接触部起朝向所述另一侧的开口呈拱状延伸;以及
第2接触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靠所述另一侧的开口侧,并与所述内表面接触,
所述主体部将所述弹性接触板支承成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能够在所述内表面上滑动,
所述第一部分比所述第二部分薄。
也可以是,所述第1接触部的与所述内表面接触的面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精工株式会社,未经第一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3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砂光机
- 下一篇:一种配备调节安全装置的平面砂带机